未分類

F1變難看 是誰扼殺了比賽精彩度?

2014.02.05  作者:王以平  

  • 0
  • 分享

很多車迷說:「F1變難看了!」是怎樣變難看了?喔……Sebastien Vettel(不說是Red Bull,因為兩名車手太不平均)的獨角戲?超車鏡頭不夠多、多靠休停在決勝負?中下游車手競爭力不足(這點在文末另欄討論)?F1是不是「變難看」,要看你接觸這項賽事的年資主觀認定、甚至要看你支持的對象而定;但FIA既然持續苦思要如何讓F1更精采、更具可看性,顯然在客觀上F1的「娛樂性」確實倒退。

S.Vettel的強大,可以說是F1變難看的主因嗎?Red Bull努力研發賽車性能,總不能說不值得鼓勵、努力只是更顧人怨吧?

 

上游車隊的壟斷

從車隊來看,2013年有上過頒獎台的,正好完全就是前四強車隊的前八強車手(詳見附表),換句話說,2013年F1的頒獎台名額全由前四強車隊壟斷,其他車隊完全沒有任何一點機會,戰力(車速)的落差當然是一個原因,而在FIA近年屢屢增加每具引擎或變速箱的須用場數以來,車隊在耐用度上痛下苦功,因此儘管須用場數愈來愈多,賽車的故障率還是愈來愈低。以這前四強車隊的前八強車手來說,19站總共150車次(Kimi Raikkonen缺席季末2站),因故障而退賽的只有12車次……誠然,比賽變難看絕不是因為故障率低,愈多車同場競逐當然愈精采(要嘛也得是事故退賽才精采),這裡要詮釋的是前四車隊本來就都有上頒獎台的能力,其他車隊只能憑運氣撿食殘羹剩菜,而若前四車隊的故障率又那麼低,也難怪其他車隊完全沒有任何一點機會了(甚至連前10的得分名額都佔得差不多了),光看車隊總積分,第4名的Lotus和第5名的McLaren就差了2.6倍(315對122),落差極為明顯。

 

2013年F1整季總計57個頒獎台席次,只有八個人站上去過,很壟斷?還有壟斷中的壟斷:這八人裡,登台次數最少者一次、最多者達16次。
傳統強隊McLaren在2013年陰溝裡翻船,不但全年未上頒獎台、年度排名只在第五,甚至和前一名的總分差距達到2.6倍之鉅。

 

當然,可能你只關心上游車隊的爭勝、對中下游完全沒興趣(例如刊頭那兩隊,你整年瞧過他們幾眼?),但一項賽事如果競爭差距如此大(甚至已經不算競爭、而只是同場比賽的一軍二軍),將會漸趨寡頭,中下游只能陪跑,沒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對於這項賽事的永續性是一大傷害,即便FIA想降低門檻、開放更多車隊參賽,但如果新車隊不是大廠隊,充其量也只是進來燒錢陪跑,連有沒有廣告宣傳效益都很難說(頂多騙外行人:「我們是世界最頂級賽車F1的參賽者。」而幸好這世界是外行人居多)。

在前四強車隊的壓縮下,中下游車隊(注意圖中的並非Red Bull、而是Toro Rosso)即便每站只拿到個位數積分,都已值得欣慰。

 

比賽規則干擾

環境面已經是如此,能有看頭的車隊就已經只有那麼幾支,FIA又以所謂安全為由而屢屢修改(而非「修『正』」)比賽規則,例如被超者要留給超車者足夠空間、超車者在後方左右換線不得超過三次等等,這已經大幅傷害超車纏鬥的精采度,然後FIA再用可變尾翼(或之前的可變鼻翼)等名堂來降低超車的難度,這完全是捨本逐末的做法,要知道:超車也有好看的超車和難看的超車之分,直接直線超越和經過纏鬥才超越,你覺得哪個精采?

明顯的比較:FIA讓後車能以可變尾翼降低風阻而超越前車;但你愛看的是直線互刷或是彎道纏鬥?何者較考驗車手的手腕?

 

甚至有人覺得精采度的關鍵在引擎聲音(抗拒排氣量瘦身化的人)、休停規定(想要重新開放賽中加油以增加位置更換次數的人)等等,這些也是捨本逐末:若是一堆車子震天賈響地列隊依序通過,會比較精采?或是順位在休停站交換、而非在賽道上較量,會比較精采?最近追溯到1980年代的F1,渦輪增壓引擎排氣量只有1.5升(比今年還小),沒人說不精采;賽中不准加油(可以換胎,但不強制),沒人說不精采……那是在精采什麼?就是賽道上的競爭性、殺紅眼的戰鬥性,而且更能突顯車手的車技和膽識。

難有彎道超車的重要原因是FIA對輪胎耐磨度的限制:輪胎工作範圍太窄、隨便冒幾次煙就將近報廢,車手若想省胎,駕車只能保守。

 

如果不能恢復拳拳到肉的競爭本質,再想多少外圍的名堂都只是捨本逐末、事倍功半,不要讓車手綁手綁腳、不要限制他們先天的熱血因子,這項賽事自然就會活化。如果要我提一個(就一個)增加精采度的改變,也很簡單:每站的起跑排位完全依照上一站的決賽名次反序(沒錯,還省了排位賽,更環保),這樣不但一起跑就有看不完的超車,而且車隊在這一站的比賽策略運用還可以考量到下一站(例如:在摩納哥的前一站,無望爭勝者可以跑一圈就退賽),慢慢玩味箇中空間,你會發現自己的血液開始加速……

F.Alonso說:「給S.Vettel一部平常車,才能證明他是否傳奇。」但在F1有別於其他賽車的特殊環境下,這種話說了白說。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