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未分類
  • 純種吉普最後之爭 Land Rover Defender 90 VS M.Benz G320 CDI

未分類

純種吉普最後之爭 Land Rover Defender 90 VS M.Benz G320 CDI

2008.10.09  作者:文/楊子宏  

  • 0
  • 分享

 

英國最強的吉普非Defender莫屬,而德國最強的吉普G-Class更是一位越野頂尖高手,不看配備,這裡只比真功夫。

隨著時代的演變,純種SUV正悄悄的凋零,在歐洲著名的車款大概就剩下今天所要介紹的兩款車。純種SUV的特徵包括「分離式大樑」、「固定軸懸吊」以及「加力箱」三大構成要素,因此以這樣的條件來看,歐洲車系似乎所剩無幾,美國也只剩下Warngler,日本則還有Land Cruiser車系,特別的是韓國居然保有多款純種SUV車款。

純種SUV真正的初衷在於它針對越野而生,車輛本身的堅固與耐用性絕對遠超過任何市售車款,儘管人們對於越野需求不斷的銳減,但是純種SUV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單是車廠想證明什麼,而是人們對於過去的緬懷以及品味經典。當然對車廠來說,其獲利的部份大概只剩下「軍方採購」一途,換言之Defender與G-Class仍是目前許多國家的現役軍用車型。

在市售車的部份,車廠還對這些老車型賦予新的設計,以提高其對新時代的適應性,但是它終究不敵「舒適化」的市場潮流,後繼的新車款遠遠要比這些「鐵牛車」來得舒適或者具備更優異的操控!但別忘了,它所專精的越野部份,仍舊是其他車款無法取代的。當你會注意這兩款車,或是想要多了解它們一些,基本上您可以稱得上是一位SUV車迷,了解其發展過程會讓你更愛這兩款車,對它們肅然起敬。

G-Class年近30
Defender年過甲子

O G-Model成功融入轎車奢華
Ⅹ  Defender堅持原創成為特殊車款

大概沒有幾個人知道G-Class是怎麼來的,M.Benz是哪根筋不對,怎麼會生產出這麼一款方正又冰冷越野機器?事實上,國外多稱此車為「G-Class」或是「G-Wagen」,它誕生於1970年代,當時伊朗國王穆罕默德對M.Benz提出一個購買軍用車輛的需求,由於國王也是「Daimler-Benz」的股東,因此這項計畫就在成立子公司「Steyr-Daimler-Puch」後進行,於奧地利工廠製造生產,1979年,車型代號W460的第一款M.Benz吉普車正式問世。

有趣的是它也曾掛上「Peugeot P4」的名號販售過,不過僅限在Puch主導的時候,因為那時引擎與許多零件都是來自Peugeot,我想這大概是沒人想提起賓士也曾經使用「法國標緻」引擎,這段令人難堪的過去吧。

當時這款車主要提供軍方維安與民兵使用,因此非常講究堅固性、耐用性以及越野性能,它甚至使用前、中、後三具「差速鎖定器」,同時也販售到美國當作輕型裝甲車,目前仍有20多個國家使用此車型作為軍方以及政府部門的用車,這不僅說明此車根本不會被世界潮流淘汰,更說明即便是GL車型發表,也都無法動搖它的崇高地位。

歷經三十年、三代車型的演變,G-Class外觀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第一代「W460」G-Class於1971~1991年間銷售,第二代「W461」由1991年持續銷售到2001年停產,第三代「W463」則是在1990年發表並且銷售至今。

另一款車則是誕生於1948年,擁有半個多世紀光榮歷史的英國「Defender」,或稱「Land Rover Defender 90(原名為Land Rover 90)」是目前Land Rover旗下最古典、性能最剽悍的純種吉普。

Defender目前仍是許多國家政府機構與軍事單位用車,它起源於1947年,二次世界大戰後所引發的經濟蕭條,在鋼材配額供應受限下,因此它擁有永不生鏽的「鋁合金車體」設計。簡單、造價便宜、製造工具最少、鋼材用量低,當時Rover的負責人之一Maurice Wilks,就以美國willys吉普為出發點,打造心目中的吉普車,以成為農夫的好幫手。Defender以鋁合金車身加上鋼鐵鍛造的前後懸吊總成,構成完整的底盤與車身結構,這個構想不僅沒有缺點,而且還使得車體更為堅固耐用。

1947年春天,原型車的製造工作隨即展開,於「阿姆斯特丹」車展公開發表,正式命名為「Land Rover」,事實上它就是Defender的鼻祖,這款車於1970年代延伸出Range Rover,之後在1980年代末發展出Discovery,可謂「子孫滿堂」!Defender至今仍繼續生產,它的總產量可能與美國Warngler相去不遠。

Defender始終堅持鋁合金車體,對越野行駛時的「重心降低」功不可沒。
G-Class的前懸拖曳連桿長度稍不及Defender。

 

相同懸吊系統
表現有所差異

O Defender底盤傳動簡單堅固耐用
Ⅹ    G-Class新設計繁多有待考驗

不可否認的,不論車內豪華程度、寧靜度、舒適性、道路操控性,「G320 CDI」可說是全面性獲勝!但是Defender吵雜的引擎運轉聲浪,原始而粗獷的設計,卻有著致命的古典美,駕駛者應該要能夠接受它的野性,就當它是一輛新骨董車,不應該強求些什麼,因為它的越野專長可是無人能及。

既然兩車越野表現勝負難分,真正的原因還是取決於車輛本質。G-Class前懸吊與Defender 90相同,皆為「固定軸三連桿」圈狀彈簧設定,後懸吊乍看之下雖同為「固定軸圈狀彈簧」懸吊設計,但實際上仍有所差異。

G320 CDI是目前G-Model的中C/P值最高的車款,柴油動力的輸出表現過人。

傳動系統部分兩車佈局完全相同,皆採傳統的吉普車設計方式,縱置引擎連接變速箱之後緊接的是加力箱,而後直通中央傳動軸輸至後軸,再由加力箱側延伸出前中央傳動軸給前軸,形成前後差速器皆向右靠的方式,這種方式有助於Off-road時閃躲路面突起的巨石,避免差速器因碰撞而受損。

在動力傳輸上,G-Model與Defender皆採恆時四驅設計,前者以電動伺服馬達切換,前中後三具差速器鎖定,而Defender則是以在四驅狀態,以檔位進行中央差速鎖定切換,進行強制前後50%輸出。

皆為「恆時四驅」、亦具備「中央差速器」,都可執行中央差速鎖定,但是Defender卻少了前後軸的差速鎖定裝置,而「G320 CDI」則有前、中、後三具100%差速鎖定裝置,更能有效對付對角輪懸空。Defender似乎先天上就吃了虧,不過它不僅可以透過選配改善,其實它巨大的落差表現,也未必就會敗給G-Model。

Defender的野性,更讓人敢放手一搏,在經驗、技術、膽識全面到位的情況下,萬夫莫敵。

兩車底盤乍看雷同

以Defender來說,前三連桿懸吊採套裝避震器設置,轉向結構上設有減震阻尼,採鍛銅和尚頭轉向,為可更換式設計,後懸吊為固定軸Y字樑、拖曳桿、圈裝彈簧。我們發現雖然該車拖曳桿已做了最大化,但更絕的是;它將拖曳桿的輪軸固定端向中央靠,如此一來後輪的左右擺幅與落差表現將更為驚人。

G-Model的前懸吊和Defender幾乎雷同,但避震器設置上卻是採彈簧在軸上減震筒在後的設置方式,與Toyota Land Cruiser 70相同,其次在轉向結構上同樣設有減震阻尼,但轉向和尚頭材質卻為純鋼並與輪軸相連,並為可拆式設計。

在後軸懸吊部分,G-Model採三連桿設計,彈簧同樣位於軸上,但是減震筒採軸前設置,而且拖曳桿較偏向外側,單就設計方式來看,G-Model的前懸吊落差將受制拖曳連桿長度,而稍遜於Defender。

所謂分離式大樑就是車艙採獨立製造(G-Model)。
此為G-Model底盤,同樣此取前後固定軸設計。
相形之下,由Defender的底盤俯瞰,與對手相當。

這兩款車價位相當懸殊,幾乎是兩倍之多,因此我們說本文不比豪華配備、只比越野性能。畢竟兩車的市場區隔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車輛設計上以及專業程度上,這兩車的比較則相當有看頭。

首先是兩款車都是符合筆者前面說的,專業、純種吉普的設定,也就是說兩車都是採用分離式大樑、前後三連桿固定軸懸吊,以及備有加力箱等設計,在設定如此接近情況下,要分出個高下實在不容易,我們前往傘兵坑,讓這兩款車一展身手。

正如筆者所料,一進入傘兵坑後,Defender同樣能夠輕易的應付巨大落差地形,而且Defender雖然在動力輸出上遠遠輸給對手,但是在加力檔的放大下,也展現出慢車大扭力的氣勢。

事實上G-Model這具3000c.c.柴油渦輪引擎,動力高達兩百二十匹,扭力更有55公斤米的驚人輸出,這部分幾乎是Defender的兩倍之多,後者自然無法相比。但是在之後的泥濘地形中,「G320 CDI」的強勁輸出也似乎嘗到動力太過的壞處,非常容易打滑,甚至因此滑入爛泥坑中險些「躺平」!出手相救的卻是年紀半百的Defender,青壯的勇猛、老年的溫吞,在驚險的越野行駛中,駕駛者的智慧還是主導一切。

Defender和G-Model都因為特殊車款的定位,而在市場上屹立不搖。

試駕感言:野性與執著

試車員 楊子宏

這兩款車在外觀近似的屬性下,卻成為定位南轅北轍的商品,但論及品牌光環卻是各有千秋。

要多一點享受選G-Model,不僅能夠成為SUV中的頂尖代表,它更具有平易近人的一面,也使得日常便利性提高。要多點個性與野性,怎能錯過Defender?Land Rover本來就是專業SUV製造廠,此車走的更是專業吉普風,無法給你舒適的駕馭享受,能給你的只是征服地表的成就感。

 
誰勝誰敗很難說,稍不留神就陷入困境之中,需要對手相救。

 

規格表
  Land Rover Defender 90 M.Benz G320 CDI
引擎型式 直五 SOHC Td5 V6 DOHC CDI
排氣量 2498c.c. 2987c.c.
最大馬力 122hp/4200rpm 224hp/3800rpm
最大扭力 30.6kgm/1950rpm 55.1kgm/3200rpm
前懸吊系統 固定軸三連桿圈狀彈簧 固定軸三連桿圈狀彈簧
後懸吊系統 固定軸Y字樑圈狀彈簧 固定軸三連桿圈狀彈簧
輪胎尺寸(前/後) 7.5×16吋 7.0×16吋
煞車系統 前碟後鼓 四輪碟煞
傳動方式 4LLc/4L/4H 4L/4H
防滑方式 C.D. Locker 前中後差速鎖定
變速系統 五速手排 七速自排
Hi/Low……. 1.411/3.320 1.000/2.566
長/寬/高 3883/1790/2079(mm) 4221/1760/1931(mm)
車身重量 2550kg 2445kg
前/後輪距 1486/1486(mm)  1475/1475(mm)
前後軸距 2360mm 2400mm
最低離地高度 229mm 210mm
進/翻/離角 51.3/29.0/53.0° 36.0/27.0/27°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