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依法改裝樂趣依舊!監理法規進度追蹤

2007.03.11  作者:車訊網  

  • 0
  • 分享

自從1月1日國內施行監理交通法規新制以來,編輯部陸續接獲讀者來電與來函詢問因應對策,上期本刊也已針對此話題進行專文介紹,這回就讓筆者帶各位讀者來深入了解,以目前監理法規的限制到底還有何改裝空間與「撇步」可循?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合法才是長遠之道
 
儘管從去年公布到今年正式施行的改裝監理法規新制,已大幅降低車主替愛車進行改裝的意願,連帶使得零配件市場受到嚴重衝擊,本刊站在媒體立場還是欣然樂見國內能夠擁有改裝法規制定的初步雛形,未來則希望政府與民間業者能夠持續協商,針對現行法規中不合理的部分,則建議可參考國外相關法規條文進行修正,好讓國內能夠早日擁有如同歐美日等國健全完善的改裝法規制度。

針對幾項一般車迷愛車較常進行的改裝項目,舉凡像是外觀空力套件、車身彩繪、懸吊升級(車身Low-down)、胎圈升級、煞車系統、H.I.D.頭燈、排氣管、人身周邊方向盤與賽車椅…等,若要依照現行監理法規來進行合法改裝其實依舊有法可循,筆者特別在本文中作一簡單整理介紹,並請來中壢DoDo汽車保修廠的黃店長替各位讀者親身示範,並將他個人多年來始終堅持「合法」改裝玩車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Item 1:外觀空力/車身彩繪
車身空力套件目前依法可進行改裝,尤其目前國內許多原廠即已推出運動版的空力特仕車款(如:Nissan Tiida SR、Suzuki Swift Sport進化版),但尾翼部分的改裝目前仍有爭議,依法規定尾翼寬度不可超過車身,同時不可採用鋁合金材質與具有「銳角」產品,因此建議車迷可選用造型設計角度較為圓滑的FRP/PU/Carbon材質尾翼。車身彩繪部份,現行法規則接受一般小客車的車身外觀,進行「3」種車色的行照變更特別登記(更正:本刊上期誤刊為5色變更)。
 
OP小叮嚀:外觀改裝可朝流用「日規化」的原廠空力套件著手,如此一來不僅不會太過招搖而引起警方注意,二來改裝後也不會被他人嘲笑改的大包「好台」喔!

Item 2:懸吊升級
依現行法規車輛可進行懸吊改裝降低車身,但車高仍須保有「最低離地高10公分」的限制,改裝後建議至監理單位辦理車高變更登記(須備有合法業者施工與購買發票證明);現行驗車監理單位會在各車輛即將驗車到期前的一個月,將該車原廠車籍相關資料輸入電腦,相關人員在驗車的同時則會依照原廠車高進行數據量測,只要是在正負3%範圍內皆可依法辦理變更。

OP小叮嚀:道路懸吊改裝切勿落入「藏輪」的迷失,車身適度降低對於行車安全的確有其正面效果,若是一旦降低幅度過大,不僅懸吊無法擁有足夠的作動行程,尤其國內道路品質極差,對於車身油底殼與相關傳動系統也十分容易造成傷害!

Item 3:胎圈升級
雖然目前法規並沒有明確的限制車輛不可更換大尺寸胎圈,但監理站卻也沒有提供胎圈尺碼相關行照變更的合法改裝保障,但驗車流程中檢測人員仍會比對原廠胎圈尺寸,因此大多數車主驗車時仍需將胎圈換回原廠規格。

OP小叮嚀:胎圈升級可說是一般車主頗為常見的改裝項目之一,但目前仍欠缺監理法規條文可供車主遵循,建議已改裝胎圈升級的車主,趕緊檢查前車門旁是否擁有原廠輪胎升級對照表的車身貼紙,過去大多數歐系車原廠均擁有此項原廠標示(國外列為合法改裝,容許2吋升級),若真遇上警方刁難則可試著以此憑據作為背書,只要爭取態度客氣有理,相信警方不會過於刁難。

Item 4:排氣管改裝
改裝法規明訂:排氣管尾端出口應位於車輛後方,排氣管不得突出車身兩側,其最低點與地面距離不得少於十公分;關於環保方面的分貝限制則無確切規定,監理站也只針對廢氣排汙進行檢測。
 
OP放大鏡:今年初日本國內排氣管改裝相關法規也進行了修改,主要是JASMA限制同業廠商所生產販售排氣管產品,不僅須嚴格配合政府排汙新制,在產品造型上也不可擁有銳角設計,對於先前已大批生產的排氣管小廠來說,將會造成頗大衝擊。

Item 5:煞車系統
依法規所限制目前汽車底盤不可變更煞車系統中總泵、分泵、油管與防滑煞車系統,未提及的多活塞卡鉗與加大碟盤部分則仍有爭議,若因改裝而被警方開單目前仍有申訴商榷的可能性。
 
OP小叮嚀:建議有意替愛車升級煞車系統的車主,若不想承擔改裝市售煞車套件後的非法改裝相關取締風險,建議可朝外觀視覺上較不易「露餡」的流用日規或原廠性能版車型套件著手(刻有車廠字樣卡鉗),但前提還是必須先行確認套件流用的規格相容與安全性。此外在監理驗車的過程中,只要車輛煞車力道數據能夠通過儀器檢測,通常監理人員也不會太過於要求檢查是否為原廠零件。

Item 6:賽車椅、方向盤、安全帶
舉凡像是賽車椅、方向盤與安全帶等人身駕駛介面部品,目前國內監理法規尚無明確限制改裝規定。
 
OP小叮嚀:賽車椅與方向盤改裝不論是美觀度與實際操駕都有其實際性能提昇之效果,但別忘了與人身安全息息相關的安全帶也千萬不可忽略,尤其三項部品最好能夠選購擁有通過安全檢測證明之產品,這樣對自己才有保障。

DoDo黃店長表示:完全依法所規定進行的改裝,只要記得行照變更登記並隨車備妥相關文件證明,以後在路上遇到警方臨檢就再也不用擔心。
My Opinion:DoDo黃店長  
 
相較於2、3年前,現在路上很明顯已經很少遇到咆哮狂奔的DOHC VTEC重裝喜美,或者是伴隨直通砲管聲浪與SQV高頻洩壓聲而來的硬皮鯊也少之又少,一方面由於監理法規新制逐漸成形,二來過去國內的改裝主流K6/K8,也因年份久遠/半年即須驗車而較少車主願意進行重度改裝。此外,現行市售新車原廠電腦普遍擁有頗大的功能限制,導致坊間改裝幾乎沒有太大的升級空間,因此也形成了路上改裝車有愈來愈少的感覺…

黃店長說:不僅合法改裝才是玩車長遠之道,其實改裝車主也要自律,尤其若遇上警方臨檢,只要態度誠懇、禮貌合宜,相信就不會有人找你麻煩!
 
自己玩車10多年了,以前年輕時也喜歡把車改得嚇嚇叫,一上路遇到臨檢就皮皮挫,那種感覺真的很不健康!但以個人近年來從事合法改裝行業的豐富實務經驗看來,依照政府所頒布現行法規來進行適度改裝,其實這才是玩車長遠之道,畢竟馬路非賽場,改裝前先了解一下法規內容再做決定,其實現在還是有很大的改裝空間與玩車樂趣喔!

TASPA再次召開協調會
協會業者表達訴求
 
參加人員:TASPA陳志養副理事長/陶夢麟監事/高銘壯秘書長、經濟部商業司、交通部公路總局、監理站…等代表。
 
TASPA協會表達訴求:
*營利事業登記證上汽車修理與技術並無直接關聯
*降低車身對車輛穩定性有絕對幫助,當遇到狀況,可讓駕駛從容應付
*改裝車與飆車應完全切割,改裝車僅是車主表現與眾不同而已

協調會當天交通部公路總局列席長官,對於改裝協會與民間業者於會中所提法規不合理的部分表示能夠接受,未來將與所屬單位研究機構進行法規修改討論。

討論問題如下:

一‧避震器變更所需營利事業登記證上的汽車修理項目:

主要是房屋使用執照變更,其中所在地、消防、廢氣排放設備為重點項目,因為拆卸引擎產生油漬問題,怕引起火災造成公共危險,換裝避震器過程並不會產生油漬,也不會有引擎測試廢氣排放問題,避震器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為DIY熱門項目(目的節省工資),基本上螺絲鎖緊肯定沒問題,在日本驗車僅規定最低離地9公分,有些國家甚至於沒有規定,但是以台灣的道路狀況,10公分會較為合適,再加上購買發票證明來源,兩者應就可以完成變更車高的手續。因為當初交通部既然同意車身降低所帶來的好處,開放為可變更項目,
對於以前變更的人也應視同合法,而非讓他們成為歷史的受害者。
 
協會建議:
提供緩衝期,如此才真正能情理法兼顧。緩衝期過後,購買店家的營登(只要有汽車零件批發買賣即可)與發票,因為汽車修理是與房屋有關,與技術並無關,如果需要證照,也應以汽車修理技術士資格(以人為規範)來立法。
 
公路總局回應:
在以法為依歸的前提之下,營利事業登記證上的項目與實際營業項目本來就必須相符,建議向經濟部商業司申請增加新行業別,也就是在汽車零售、買賣與修理業之外的汽車「改裝業」,以符合改裝行業的需求。至於緩衝期,由於之前法令已規定為不可變更項目,因此施行上有困難。
 
協會目前做法:申請增加行業別以及爭取技術士執照可以變更雙向進行,求取最容易最合理的避震器變更方式。

改裝協會高秘書長提出,汽車改裝應要求汽車修理技術士的資格(以人為規範),而非現行法規所制定店家需有營利事業登記證上的汽車修理項目為要求。
 
 
二‧HID變更問題,2008年1月1日開始必須要有「燈具」型式認證證明,這點因為ARTC僅有作新車方面認證,而無法作改裝過的HID認證,建議政府開放改裝專門認證:
 
協會建議:
應放寬光形檢測標準,同時建議限制燈光K數值,另外認證上應以安定器及燈泡認證即可,燈具由於原廠上市前都已經過相關認證,應無需再認證。
 
公路總局回應:
這方面相關業者須與ARTC負責驗車機構方面再做溝通,而且因為台灣加入WTO,車輛相關規範本來就須符合ECE所制定相關法規,目前國內法規作法仍是以新車出廠時即進行H.I.D.燈具檢驗登錄,後續改裝的車輛則仍需進行光形檢測。
 
三‧詢問渦輪、機械增壓進度:
 
協會建議:
這是一直以來協會主力在爭取協商的項目,政府應該站在輔導業者立場,儘速建立相關法規制度。
 
公路總局回應:
因為渦輪與機械增壓改裝常會伴隨電腦控制系統的改變,因此仍須研究可行的驗車方式,目前正與民間專業學術機構收集多方資料研討中。

TASPA陳副理事長(右)與陶監事(左)向在場經濟部商業司官員提出申請,日後國內應有汽車零售、買賣與修理業之外的汽車「改裝業」,以符合改裝行業的「合法化」經營需求。
 
四‧自排改手排與換引擎的可行性:
 
協會建議:
自排改手排主要是因為省油,與純機械系統帶來的耐用性,另外自排變速箱損壞維修或換新的費用也常會讓車主卻步。換引擎也是相同的情形,維修工資加上材料費用,車主常會選擇更換引擎。
 
公路總局回應:
改裝手排系統整體馬力與扭力表現會不同(因為齒比不同),甚至電腦控制系統、傳動軸等可能必須因此改變,似乎對車輛結構與安全性會有負面影響,須再審慎評估,目前暫不考慮開放。換引擎方面立場相似,目前政府僅開放允許更換原車同排氣量、同型引擎之換裝。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