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未分類
  • 環保小車當道 Mazda 2來了 Part Ⅰ 日本沖繩試駕

未分類

環保小車當道 Mazda 2來了 Part Ⅰ 日本沖繩試駕

2008.03.16  作者:車訊網  

  • 0
  • 分享

新車試駕
身輕如燕
Mazda 2沖繩繽紛試駕


預計在五月底以「進口車」身分在台上市的Mazda 2掀背小車,挾其活潑新車色、精巧車身以及超低油耗的經濟性,將重寫國人對迷你掀背車的定義,如果價格訂得漂亮,它將成為幫助Mazda Taiwan提高市占率的大功臣。

這是馬自達汽車(Mazda)第一款「全球戰略車」,它也配置了該廠第一具「CVT變速箱」,更是首部以「輕量化車身」觀念去打造的B級小車。新的造車觀念不但成功降低Mazda 2製造成本,同時也減輕了100kg的車身重量。配合「米勒循環引擎」與CVT變速箱,使Mazda 2成功達成23km/L的超低油耗紀錄,成功擠身「全世界最省油小車」的行列。

簡單俐落的外型除揉合了日本與歐洲兩大設計團隊的努力外,也成功傳襲家族特徵,五角型水箱護罩與狹長的頭燈造型,讓人一眼就可以認出這是部馬自達。在一片加大車身風潮中,Mazda 2卻反其道而行,將車身尺寸從上一代的「微型MPV」縮小為標準的掀背小車。因為馬自達工程師認為容易操作與省油才是未來的主流。

即將在五月上市的Mazda 2將配置1.5升引擎與附「HOLD」功能的4EAT變速箱。包括一般車型與加裝全車空力套件的「SAP」車型均將同時上市。目前總代理尚未決定車價,筆者預估「合理的」新車價格將落在59~67萬元區間。

輕量化車身
VHTS建功


Mazda 2大量使用「高張力鋼板」來打造車身,因此車身雖然變長、變寬、軸距也增加,但車重卻維持不變(1.3升車型甚至變輕),與1996年發表的第一代車型相較下,新車型車重減少了100kg,就比例而言,相當於10%之多!對於降低油耗功不可沒。

Mazda深知車重與安全的關聯性,因此Mazda 2大量使用了Mpa指數達440以上的高張力鋼板,藉由其「質堅量輕」的特性,同時達到「提高車身剛性」、「降低車重」的目的,唯一的缺點是製造成本大幅提高。

編輯部曾經提醒讀者,「車身剛性」是車輛的根本,這便是歐洲車操控性能優異的關鍵,Mazda 2現在也做到了!歐洲汽車媒體甚至認為它的操控性與Peugeot 207相較下,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由此便可以看出Mazda 2車身與底盤設計的確相當優異。

何謂「Mpa」?這是一種量測鋼材硬度的單位,即每平方毫米(mm2)可承受的受力值(以牛頓為單位),或使用Mpa(Mega Pascal)作為計數單位。數值愈大代表「抗曲性」愈佳。

一般鋼板強度大約在100~250Mpa,高張力鋼板HTS(high-tensile steel)為300~500Mpa,超高張力鋼板VHTS(very-high-tensile steel)500~800Mpa,極高張力鋼板UHTS(ultra-high-tensile steel)則超過800Mpa以上。

Mazda 2特別強調車身的結構設計,圖中藍色的部分,便是強度高達980Mpa的「極高張力鋼板」,藉以達到質堅量輕的目的。

從鋼材比例表中便可以看出,Mazda 2的車身結構僅使用了47%的傳統車身鋼板,其餘的部分通通使用價格較高的「高張力鋼板」,換句話說,只要新車價格夠便宜,消費者買到就算是賺到。在同行一片「Cost Down」潮流中,為何Mazda獨排眾議,不但縮小車身尺寸還大量使用成本更高的材料?原因就是Mazda 2是該廠的「世界戰略車」,為了能行銷全球各地、拉高銷售總量,日本Mazda汽車算是豁出去了!

採與上一代車型相同的「前麥花臣/後扭力樑」懸吊設定,但結構全部重新設計,總重量減輕13kg之多!

 

重新定位
容易使用的小車


第一代Mazda 2在1996年六月於日本發表,它被定義為「小型MPV」。同年八月在歐洲發表,但卻拖到2002年才真正在歐洲販售。當時的Mazda 2引擎族非常繁複,包括1.2/1.4/1.6升汽油引擎以及一具1.4升柴油引擎。第二代車型則在2007年秋天上市,有鑑於小型RV市場已經飽和,Mazda汽車重新思考「B級距」的定義,決定將Mazda 2打造成一部「容易使用」的小車,因此它的車高降低,車型也簡化為1.3升與1.5升兩種,歐洲市場最夯的「柴油車款」則得在今年春天才會上市。

與Swift的概念相同,內裝設計以簡潔俐落為主,以適應歐洲、日本與亞洲市場需求。雙前座氣囊與恆溫空調、多功能方向盤均是標準配備。

未來引進台灣販售的車型為配置傳統四速自排的1.5升車款,全球均奉行「簡化車系」的大原則,惟獨日本市場除外。承襲以往「好東西要留給自己用」的慣例,當地的「Sport」、「15C」以及「13C-V」車型配置了Mazda創廠以來首次出現的CVT變速箱,即便排量較高的1.5升在「10‧15model」條件測試下,仍有20km/L的超水準成績!而「13S」、「13C」兩種車型更配置「e-4WD」四驅系統,以供應冰雪天氣的北海道地區使用。

特殊的「白色織布」座椅,筆者得再次重申;皮椅沒有比較好,它冬天冰冷、夏天容易發出異音,真正內行的人會選擇質料較好的織布座椅。

在前座乘客別太「奢侈」前提下,前後座乘客可以同時享有五公分的膝部空間,對小車而言算是相當出色的表現。

根據Mazda 2產品經理本藤雅彥(Hondou Masahiko)表示;由於國外用車環境較難掌控,而且CVT變速箱的成本較高,所以目前僅有日本當地的Mazda 2使用CVT變速箱,其他地區的車型均配置「4EAT」自排與五速手排。

具音響控制的多功能方向盤,至於定速,套句日本用語;「欠奉」。畢竟是入門小車,豪華配備不會太多。

從其他日本車廠的設計趨勢不難看出,Mazda 2的主力市場將是日本以外的歐洲與亞洲地區,因為日本當地的車型均以「高頂大空間」、「進出容易」等高齡化消費者需求為主要考量,Mazda 2卻是以強調容易駕馭、操控性佳為主要訴求,不難看出需求廣大的海外市場才是馬自達汽車高層覬覦的目標所在。

輕盈操控
搶救公克大作戰


藉由新材料、新設計的幫助,Mazda 2擁有一副剛性夠高但卻又輕量化的車體結構,再加上重新設計的前後懸吊與EPAS電子式轉向系統,以優異的操控性在小車市場中丟下一顆震撼彈,它同時具備了日裔小車的經濟性與歐洲車的絕佳操控,而這都得歸功於輕量化車身的先進設計。

SAP車型 換裝了前保桿、加裝側裙與尾翼等空力套件,「台規車型」 水箱護罩樣式將有所不同。

採用「電動馬達」推動的方向盤輔助系統非常輕盈,這對女性駕駛是個好消息,而Mazda 2較低的座椅高度也讓穿著裙裝的駕駛人可以優雅地進出車室。秀氣可愛的外型設計再加上活潑的車色,在在都贏得女性消費者的青睞。但這不代表它只是隻外觀漂亮的小瓢蟲,相反的,不論是彎道操駕或是高速穩定性,Mazda 2都擁有令人訝異的表現。

由MX-5車型發軔的「搶救公克大作戰」持續在Mazda 2開發過程中延燒。在2003年的計畫初期,工程師將第一代車型減輕了130kg後發現,車輛動態表現大大提升,這確定了新一代車款將朝向「輕量化」發展的方向。研發團隊有多在意重量?他們縮短了全車電線長度,也減輕了2.86kg。車門上的音響喇叭也在「減肥」行列,將喇叭磁鐵的材質由「鐵金屬」換成「銣金屬」,改採一體式塑膠固定座,共減輕了0.98kg!

沉重的懸吊系統當然是減重的好對象。維持上一代車型的前麥花臣、後扭力樑設計,但結構卻全然不同!例如動力方向機改採「電動式」設計,同時轉向齒比提高為15.0:1,這讓Mazda 2方向盤左右死點總圈數僅為2.75圈且迴轉半徑只有4.9公尺。換句話說,只要輕輕轉動方向盤,車頭便會立刻轉向,操控十分靈活。

後輪懸吊改採「簧圈分離式」設計,此舉加大了行李廂空間,扭力樑本體也經重新設計,包括擺臂長度縮短、採用新的固定軸承,便減輕了6.95kg的重量。改用「一體式」輕量化後輪軸承又減輕了2.27kg。在工程師通力合作下,整個懸吊系統總重量被「扒」掉了13kg之多!

大幅減輕的「簧下重量」讓Mazda 2動態表現更好、反應更迅速,即便在高速公路開到140km/h,車體也不會產生飄移。可以這麼說,該具車體結構足應付2.0升引擎所產生的動力,「動力跟不上底盤」是最佳的寫照。

簡單細緻
親和力十足的內裝

坐進Mazda 2的駕駛座,很快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駕駛姿勢,身為「全球戰略車」,勢必以最大眾化的設計理念來迎合不同國家、不同習性的駕駛人,熱賣的Suzuki Swift也具備相同特質,但強調「日系精緻風格」的馬自達硬是多出了「東洋風格」,從一大一小的儀錶陳設、酷似「米老鼠」中央面板與車門內飾板等設計,都可以發覺Mazda 2是部道地的日本車。

具「電動收摺」功能的後視鏡控制面板。

更換面板總成亦可改為2DIN液晶螢幕。

恆溫空調控制採可靠的旋鈕設計。

手套箱為雙層設計,容量極大。

源自Mazda 5的「斜面化半懸式」排檔座設計操作順手,在自排車型尚無太大感受,換檔頻仍的手排車型駕駛人便可以發現其便利性,只要向右一移,便可以碰觸排檔桿、進行換檔動作。即將引進台灣的自排車型具備「Hold」功能,讓駕駛人可以自行決定最高檔位,類似一種「手自排功能」,開車時適當變換檔位、別一檔到底,將有助於改善油耗,因此Mazda 2順手的排擋設計仍有其便利性。

採「Keyless」設計,並提供Aux-in功能。

內建在遮陽板上方的「ETC」主機。

雨刷具雨滴感應功能並可微調。

「自動頭燈」也是標準配備。

為了提高抗側撞強度,新車除配置側邊氣囊外,「腰線」則是愈來愈高。但這並不利於駕駛視野,有鑑於此,Mazda 2前門腰線特別下修,並佐以面積較大的後視鏡,提供了絕佳的視野角度。同時駕駛座也可以上下移動50mm、前後移動250mm,身高150~180分公的駕駛人均可以找到最安全的駕駛坐姿。

由於車身剛性極佳再加上「簧下重量」大幅減輕,即便以140km/h的高速行駛,Mazda 2車身依然非常穩定,完全不像一部車長不及四米的小車,設定極為成功。

經過實地乘坐後發現,前乘客座退至最後位置,腿部可以完全伸直。而前座乘客不要太「奢侈」,只留五公分的膝部空間時,後座也可以享有同樣的乘坐條件。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車身高度比前一代降低了25mm,但Mazda 2車艙的頭部空間依然十分出色,後座乘客上方還有十公分的空間,但這卻是犧牲後座椅高度所換來的福利。

由於懸吊偏硬,因此乘坐Mazda 2並不容易暈車,即便快速穿梭在蜿蜒的沖繩島山路,在後座忙著跟拍的筆者絲毫沒有暈頭轉向的感覺,這是以往歐系車才有的特徵,如今也出現在日本小車上,令人印象深刻。

跑格十足
SAP空力套件

未來引進台灣的Mazda 2雖然僅有1.5升一種排氣量,但卻有兩款不同的外型,它們分別是一般車型與「SAP車型」。

所謂的SAP就是「Sports Appearance Package」運動化外觀套件的縮寫,包括造型截然不同的前保桿、投射式HID大燈、側裙以及尾翼等。此次試駕的日規車型還配置了NAVI衛星導航系統、15吋八輻鋁圈以及黑色內裝,但這不是「台規車型」的標準配備,目前確定的部分包括;水箱護罩造型不同、CVT變速箱與白色內裝均不會引進。

一般車型外觀就秀氣許多,除了「上窄下寬」的前保桿進氣口差異外,大燈也改為常見的「反射式」晶鑽頭燈。而在少了側裙後,車側線條也單薄許多。但由於是進口車型之故,內裝差異就沒那麼大,除了DVD主機的差異外,恆溫空調、ABS、雙前座氣囊、音響AUX-IN功能等,應該都會成為Mazda 2的標準配備。

由於車身剛性高,所以後繼改裝潛力也十分可觀!比較可惜的是,原廠並無「MPS」性能車款的開發計畫,因此只能「流用」同車系的大排氣量MZR引擎,來提高引擎輸出功率。當然,「彎道派」車迷只要換上運動懸吊、16吋鋁圈,就可以和歐洲小車在山路一較長短,經過實地試駕後發現,Mazda 2外型雖然不大,操控性卻可不能小看它!

再會了!Okinawa
無緣的同胞


從明朝開始,琉球(即沖繩舊稱)便是中國的藩屬國,但在十九世紀被中國顢頇官員以「賣身契」的方式讓給了日本,從此跟華人世界說拜拜!在島上隨處可見閩南風格的建築物與習俗,中國式王宮建築「首里城」、家家戶戶門前用來避邪的「風獅爺」,都可以看出沖繩與中國文化的密切關係。在當地試駕往往會有身處墾丁的錯覺,目前有中華航空直飛當地,並提供四天三夜的套裝行程,費用約13,000~15,000元。 

它抓得住我
Hold檔怎麼用

根據Mazda廣島總公司引擎工程師尾川聖三表示;Mazda車系變速箱特有的「Hold功能」,主要是用來提供引擎煞車的作用。因為日本地型多山丘,長途行駛時一定會遇上長下坡,此時只要壓下「Hold」按鍵便可以鎖定最高檔位。例如在D檔壓下Hold鍵,最高檔位只會到達三檔。S檔位最高2檔,在L檔位壓下Hold鍵,變速箱便會被鎖定在一檔,提供強而有效的引擎煞車效能。

由於筆者在’94年期間曾擁有Telstar,它也具備同樣的設計(當時的Telstar與Mazda626為孿生車系),但它都被當成起步拉高轉速的系統來用,可以將它視為一種「手自排功能」,只是換檔過程必須交互排檔與按壓開關。

當按下排檔桿上的「Hold」按鍵,儀錶板指示燈將會亮起。

相招來娶某
結婚勝地

在日本當地,結婚是件奢侈的花費,因此許多日本情侶便會前往沖繩舉行「教堂婚禮」兼度蜜月。此類型婚禮通常只有至親會參予,因此花費較低也更浪漫!試車期間剛好有新婚夫婦正在進行婚禮,「有圖有真相」,順便讓各位了解日本人的新潮習俗。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