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白領新貴新車哲學 不大沒關係

2012.02.15  作者:CARNEWS  

  • 0
  • 分享

基本上會花百萬元買一部進口掀背小車,不是用來彰顯自我個性就是買來耍帥把妹或載女朋友用,絕對少有機會載著全家人一起出遊的,因此對於這些個性小車來說,如果能有夠大的車室空間是最好,但沒有也無所謂,因為後座載人的機率實在不大,因此整體的乘坐「質感」相對就顯得重要,不過最後還是老話一句,應該沒有人會嫌棄車室空間太大吧!

標準行李廂深度76cm、行李廂寬度(最短97cm/最長114cm)、標準行李廂高度72cm

BMW 118i 最舒服的前座乘坐性

受限於前擋玻璃較小的面積影響,讓118i駕駛座的前方視野成為四部車中最小,不過由於座椅位置設計較低,因此頭部離頂篷仍有1.2個拳頭大小,而最迷人的是118i所配置的兩張頗具跑格的運動座椅,不僅泡棉軟硬適中,其椅面長度與面積更是四車中最大者,因此擁有十分出色的腿部支撐性,再加上極為優異的椅背包覆性,因此除了有令人非常滿意的舒適乘坐性外,更帶來濃厚的戰鬥氣息。後座118i更仗著四車中最長的車長與軸距,而擁有最佳的膝部(1.2個拳頭)與頭部空間(1.2個拳頭)表現,不過頭部因車身線條造型之故,仍會給乘員帶來些許壓迫感;另外,後座椅泡棉的軟硬度不似前座來得適當,再加上椅背的角度過直,人體工學設計不佳,因此乘坐起來的舒適性與前座相差頗多。至於行李廂空間在標準狀態下,深度與高度都不及A3,唯後座前倒後的深度也因為車身尺寸的緣故,而比A3多出了3公分,但也比CT200h少了3公分。

後排座椅前倒後深度158cm

Audi A3 擁有最大的行李廂容積

雖然車身長度、高度與軸距比起118i與CT200h還要略小些,但無論是前後、座的頭部空間與後座膝部空間的大小幾乎與118i相當,甚至前座所測得的乘坐長度、高度與寬度數據皆比118i還要出色,因此前艙所展現出的空間感則比118i來得寬闊。不過前座椅由於座墊的長度與面積過小且包覆性不佳,造成腿部支撐性不足,因此儘管座椅泡棉的軟硬度適中,椅背的包覆性也夠,整體乘坐舒適性卻不若118i與C30。後座頭部與膝部空間則分別以1個與1.2個拳頭大小的距離與118i及C30在伯仲之間,不過後座椅所採用的泡棉彈性稍大,讓人坐上去有浮在椅面上的感覺,加上座墊的長度也偏短,因此整體乘坐的舒適性只能說尚可。至於行李廂空間,在標準的狀況下,由於其底板高度最低,再搭配四部車中最大的深度,因此擁有較其他三部車更寬大的行李廂容積。唯後座前倒後的深度測量值因車長之故而不及118i與CT200h;另外,後座前倒後的置物台不夠平整,這部分也扣了些分數。

前座乘坐長度78cm、前座乘坐高度93cm、前座座艙寬度147cm 後座乘坐長度71cm、後座乘坐高度91cm、後座座艙寬度146cm

標準行李廂深度82cm、行李廂寬度(最短99cm/最長99cm)、標準行李廂高度80cm

後排座椅前倒後深度155cm

Volvo C30 後座乘坐性最舒服

由於車身長度是四部車中最短,加上採唯一採三門的設計方式,因此C30給人有種車艙空間不會大到哪裡去的感覺,不過坐進駕駛座後,可以發現其前方視野的寬闊度比其他三部車還要好,而頭部離頂篷則擁有不錯的1.5個拳頭大小,尤其類桶型設計的前座椅不僅用料質感最佳,坐墊、椅背的包覆性與支撐性都令人相當滿意,雖然泡棉硬度稍大,但整體乘坐的舒適性與118i有得拼。C30的後座乃採獨立的雙座設計,優點是兩個乘員都能獲得較寬敞的乘坐面積,但缺點是後座不像其他三部車能夠坐三個人;至於後座膝部與頭部空間則分別有1個拳頭大小的距離,雖然不及A3與118i,但後座椅除了人體工學設計優異外,其椅墊兩側還有類似前座的凸起造型,再加上椅墊的長度充裕且乘坐位置夠深,後座乘客是可以「身陷」座椅包覆之中,因此乘坐感受是四部車中最舒適的。而後行李廂空間則因為車身造型與座椅設計之故,其標準狀態下的深度與寬度測量值皆為四車之末。

前座乘坐長度77cm、前座乘坐高度92cm、前座座艙寬度141cm 後座乘坐長度70cm、後座乘坐高度90cm、後座座艙寬度135cm

 

標準行李廂深度71cm、行李廂寬度(最短95cm/最長121cm)、標準行李廂高度65cm

後排座椅前倒後深度157cm

Lexus CT200h  行李廂空間深度最佳

雖然CT200h與118i一樣佔有車長的優勢,但這優勢似乎因為底板下方設置電池的關係而未實際反應在車艙空間上,除了前方視野的寬闊度不是很好外,其駕駛座的頭部離頂篷也僅約有1個拳頭的距離,為四車中之末,加上前座空間在過大的中控鞍部與車門板的兩邊夾攻下,讓乘員沒有過多的伸展空間,且座椅泡棉有點硬,坐起來不是挺舒服,所幸座墊與椅背的包覆性還不錯,讓人有加分的理由。CT200h後座椅墊下方因為有個大電池,因此後座的乘坐重心皆比其他三車來得高,但也讓後座頭部離頂篷也只約有1個拳頭的大小,與C30一樣會給人有些許的壓迫感,加上後座膝部空間僅約有0.5個拳頭距離,因此後座乘坐空間表現敬陪末座;此外,後座椅背的角度過於垂直,過短的椅墊也讓腿部的支撐性不足,因此整體乘坐舒適性並不佳。至於行李廂空間,儘管在標準狀態與後座前倒後的深度測量值皆是四部車中最大者,僅60cm的行李廂高度,也使其載物容積大幅縮減。

前座乘坐長度73cm、前座乘坐高度91cm、前座座艙寬度146cm 後座乘坐長度68cm、後座乘坐高度91cm、後座座艙寬度142cm

標準行李廂深度83cm、行李廂寬度(最短97cm/最長124cm)、行李廂高度60cm

後排座椅前倒後深度161cm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