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Race Queen源自日本 歷史逾50年

2013.08.05  作者:OPTION  

  • 0
  • 分享

「賽車女郎」其實是從最早在日本1960年代首位誕生的Race Queen(賽車皇后)譯名衍伸而來。她是泛指在一般賽車運動中的女性模特兒,各參賽隊伍通常擁有自己的賽車女郎,以宣傳該車隊公司與為車手加油打氣。根據維基百科資料記載,日本首位Race Queen名叫小川Rosa(Rosa Ogawa)小姐,當時她是隨同車手上台領獎而讓人注意到,因此開始被人稱為Race Queen,隨後經過一段時間RQ流行文化醞釀,到了1980年代的利曼大賽與日本鈴鹿八耐摩托車賽事等,陸續開始有車隊與贊助廠商在每場比賽中派出大批RQ,自此RQ文化便穩固發展至今。

在日本當地RQ出道時的平均年齡約20歲,經過1、2年耕耘後,不少知名RQ會轉戰名模與藝人界,甚至耳聞不少條件好的還會進入在當地相當有職業地位的AV女優界喔!

日本當地專職的RQ賽車女郎,年齡層大約在20歲出頭,經過一段時間名氣在賽場上打響後,便會被經紀公司像中而轉行投入模特兒或演員藝人行列,進而在其他像是車展、電腦、音響配件展會中代言商品。久而久之,成功經營的RQ會在當地培養廣大的粉絲信眾,每場比賽他們都會陪同RQ出現在場邊,甚至日本當地還有多本專門針對RQ所發行的雜誌刊物(最著名:Gals Paradise),而且銷量還很不錯呢!

RQ文化從1980年代後在歐日與亞洲各國均發展頗為盛行,唯獨在美國當地部分賽事卻禁止RQ進入場內,原因是不想讓女性過度物化,同時也考量到賽車維修區內的危險安全性。

比較特別的是,在美國當地的賽事同時期曾經一度禁止RQ文化,一方面反對將女性過度物化,另一方面則是有賽事主辦單位與活動承攬的保險公司認為,賽車場內尤其是維修區(Pitlane)是很危險的地方,成群穿著性感的RQ一旦出現勢必會影響到車手與觀眾的專注力,這樣就會增加意外事故發生的機率。直到近十年,美國當地部分州逐漸對RQ文化開始解禁,但仍有穿著上Dress Code的相關限制。

由於部分美國某些州的賽車活動禁止RQ進入場內,故相關廠商只能請些SG發發DM、氣球與小贈品囉…

 

身為WTCC官方指定輪胎贊助商的Yokohama,在歐洲巡迴賽事中選出了Miss Yokohama,她除了得穿得美美宣傳品牌形象之外,賽事空檔還得客串輪胎更換技師喔!

異國RQ文化時常出現在賽車場上,像是2012年OTGP開幕戰中GMS特波車隊就成功運用金髮RQ美女群吸引不少媒體版面!

有時會某些車隊派出可愛的吉祥物公仔,現場人氣比RQ還要旺喔!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