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更上層樓!冠軍車手台東集訓

2006.10.03  作者:車訊網  

  • 0
  • 分享

 

 

透過小西重幸車手的說明,提供車隊技師調校車輛之參考,提昇車隊整體實力。

國內新生代冠軍車手尤翊豪也參加此次集訓,希望能就由小西車手的示範與建議,使駕駛技術能更上層樓。

這部由TRS所改裝出來的廠車,不論是底盤或動力系統,全部採用Group N組規格進行打造,至於防滾籠部分則委託知名店家-花樣百出,依照FIA的型式認證規格進行燒焊,全部採用鉻鉬合金材質製成。

 這部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改裝,就是採用Motec最新機種M800,做為供油點火系統的控制,其強大的監理功能,儘管硬體維持原廠狀態,引擎出力硬是高出原廠許多。

 

車輛要順暢快速的通過每一個彎道,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車身重心轉移的掌握,而要做到這樣,除正確的路線選擇外,駕駛經驗的累積也是不可或缺的.

 

拉力車壇老前輩-高清榮先生,正積極的透過技巧傳授於其兒子高英哲方式,打造另外一位冠軍車手。

 

 

親切的小西重幸車手,面對筆者的問題,不但詳細說明,還盡量舉出實例幫助筆者了解,不愧是當代國際拉力好手。

 

    

不論是國內爬山賽或中國拉力賽,皆擁有相當優異成績的廣釗車隊,日前為將車隊整體素質與車手駕駛技巧提昇至更高層次,特邀請日籍國際拉力好手-小西重幸,至台東關山鎮境內的砂礫與柏油山道裡,進行為期兩天的集訓,目的在針對每位車手駕駛技巧不足之處進行說明與改善,並提供適合的車輛調校意見,希望能藉此讓每位車手的駕駛技巧更上層樓,而本刊也有幸受邀採訪,就讓我們來看看當天受訓的狀況。

 

國內碩果僅存賽道

兼具砂礫/柏油路面

車手要能獲勝,關鍵除精湛的駕駛技巧外,調校狀況良好的車輛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想要透過書上說明或竊取他人資料,以獲得這兩項要素,事實上是很難的,因為駕駛技巧無法竊取,且每位車手適合的車輛設定狀況也大不相同,因此除透過練習以增進駕駛技巧,與獲得車輛調校所需的資料外,是沒有其他捷徑的,然而也不是隨便找一條山路一個人靜靜練習就能有所進步,而是須在一條包含各種彎道類型的山路上練習,加上一位好老師的教導下,才能突破自身界限更上層樓,而此次的台東集訓便是在此觀念下誕生。

 

選在這條位在台東關山鎮裡的山路上練習,原因主要有下列幾項:第一這條山路高低落差達300公尺以上,可考驗車輛動力設定是否完善,加上各種彎道類型皆有,可針對底盤角度與胎壓設定方向進行驗證,以提供技師修正參考之用;第二,此處地理位置偏僻,人煙稀少,除上山採收水果的農民會進入外,不常有外地遊客進入,方便進行交通管制,也可避免造成用路人的困擾與危險;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原因,就是此山道屬於多種路面類型,也就是除常見的柏油路面外,還有一段長達14公里的砂礫路段,提供車手適應砂礫路面使用,因為廣釗車隊的參賽目標,除國內爬山賽事外,中國大陸舉辦的汽車拉力錦標賽冠軍獎盃,也是其努力增取的目標,而對岸比賽的跑道則全是砂礫路面,因此希望能藉由此場地的練習,增加車手們克服砂礫路面的技術。

 

此外,邀請日籍好手小西重幸來台,用意當然是希望能藉由其豐富的拉力賽參賽經驗,點出台灣眾車手目前駕駛技術中尚未不足的地方,尤其左腳煞車部分更是傳授的重點,並透過駕駛每部廠車的過程,提供車隊技師適合的車輛調校方向,讓廣釗車隊的整體實力能更上層樓。

 

練習過程漸入佳境

眾家車手欲罷不能

首先練習的路面類型為柏油路段,目的在找回操駕手感,而在練習開始後沒多久,由於多位車手都是剛接觸此山路,因此即便已坐在副駕駛座上,觀看過小西重幸的駕駛示範後,實際下場練習時依然顯得綁手綁腳,不過此狀況維持並不久,在歷經幾趟來回練習後,各家車手便已逐漸展現速度與靈活的駕駛技巧,單圈速度一圈快過一圈,只見車輛逢彎便過,看的筆者既佩服又手癢,恨不得自己下場跟著一起跑。而將練習陣地移到砂礫路段後,便開始這次集訓的重頭戲,只見小西重幸先向各位車手說明練習的重點,然後自己親自下場示範給台灣車手看,再讓台灣車手自行練習,雖然在練習開始時,眾車手除地主車手尤翊豪,不需摸索跑道路線類型外,其他車手皆放慢速度努力熟悉路線,不過一旦手感找到了,快速奔馳的速度看起來可一點都不像在砂礫路面上行駛,不愧是擁有豐富砂礫路面參賽經驗的廣釗車隊。

 

訪問小西重幸

詢拉力奪冠秘訣

而在第二天的練習過程中,由於多位車手已熟悉練習的方向與賽道的路線,因此小西只負責回答車手的問題,而不需親自下場跟著練習,筆者也把握此機會,針對拉力賽的駕技問題請教小西重幸,希望能從中找到些許拉力賽的參賽秘訣,以供讀者參考。

 

首先是駕駛技術方面,在小西的駕駛觀念裡,要能在拉力賽道裡順暢的攻克每一個彎道,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車身重心掌握,因為這關係到四條輪胎的負荷與抓地力的控制。相信大家都知道車輛動力再怎麼強大、底盤設定再怎麼靈活,都需依賴4條與地面接觸的輪胎,才能有所發揮,一旦過彎時超過輪胎抓地力的極限,車輛只有推頭與失控而已,但要輪胎不失去抓地力,過彎速度就不能太快,如此單圈成績就會退步,難道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答案有,關鍵就在於車身重心的轉移,以過左彎為例,一般車手在直線加速完,準備進入左彎前,都會踩煞車減速,甚至帶些煞車入彎,使車速降到安全範圍內,此時車身大部分重心應該都落在右前輪上,但根據物理原理:同樣的速度,如果輪胎上所需承受的重量愈重,抓地力極限就會下降愈多,所以此時加諸於其上的重量若過多,輪胎抓地力就很容易達到極限,一旦超過極限,前輪的轉向能力便會失去,推頭是必然的結果。但換言之,倘若能適時將車身重心移往車側,不過份集中於前輪,移些重量到後輪上,相對過彎的速度就能再提昇一些,而這車身重心轉移的技巧,就是順暢且快速過彎的關鍵所在。

 

如何做到呢?首先是過彎路線選擇,正確路線不但可減少車頭下傾程度,使車輛重心放在車側,增加過彎速度,還可縮短過彎距離,使車輛以最短的時間通過彎道,至於如何確定路線有無正確呢?最簡單方法是觀察方向盤轉動的角度,角度愈小車輛重心愈能集中於中心軸,輪胎的負擔相對愈小,且也能縮短車輛行駛於連續彎道時,重心轉換的時間,使其隨時能應付下一個彎道,簡單來說愈柔順過彎,速度愈快。

 

另外,養成左腳煞車的技能也能幫助車手掌握車身重心,左腳煞車不但可減少渦輪遲滯的發生,若能善加利用也能幫助車手將車身重心「玩弄」在腳掌上,因為加速就是重心後移,減速就是重心前移,若能將彼此間轉換的時間縮短到無的境界,是不是重心的轉移就能隨心所欲呢?還有就是車輛高度的設定不宜過低,過低的車高,只會將避震器無法承受的重量轉移到胎壁上,使輪胎變形,反倒不宜抓地力的表現。

 

值得一提的,在小西觀念裡,輪胎與地面的磨擦力大小,會因為加減速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加速與減速的過程中,因有向前或向後的力量施加於輪胎上,所以此時的磨擦力最大,不過一旦放開油門任由輪胎滾動滑行時,磨擦力就會降到相當低的程度,磨擦力一旦下降,輪胎抓地力相對降低許多,因此過彎時最忌諱放開油門任車輛轉彎,應在加速或減速過程中完成過彎動作。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