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智勇雙全 BMW New 535d超加速體驗

2007.10.03  作者:車訊網  

  • 0
  • 分享

雙渦輪增壓對車迷來說是一個極具震撼力的字眼,Porsche於1987年首次在限量生產的959跑車上採用此類設計,自此之後這個名詞便與高性能緊密結合,不過今日這輛535d卻讓人對雙渦輪的印象與論點有了新的認知。

為了讓柴油引擎在高轉速依舊能夠爆發飽滿能量,BMW採用近期已令人淡忘的序列式雙渦輪系統,可於4400rpm高轉域壓榨出286匹馬力,使人不敢小看Diesel Power的威力。

雙渦輪增壓的柴油引擎比大排氣量V8要更加吸引人。

很少人會將柴油與高性能聯想在一起,畢竟此類引擎擅長之處僅在於低油耗,即便近期車壇陸續有V8、V10與V12等大排氣量柴油引擎的加入,但重點仍圍繞在經濟與工作品質,性能只是所有特點的其中一項,畢竟柴油引擎的動力再強,跑起來感覺還是沒辦法像汽油引擎那樣High。

這樣的例子可從M.Benz的C30 CDI AMG看出端倪,筆者曾在E55 AMG的海外試駕活動中趁機小試這部車,其強勁的扭力輸出雖讓人難以忘懷,但因缺少高轉速的排氣聲浪,感覺始終不夠對味。

新535d會不會有類似感受?這具3.0升直六柴油引擎可是現今同級距中最強的代表作,且外觀還披著源自M5的空力套件及跑車底盤,讓人對它有著高度期待。

實際上在此次535d試駕之前,筆者於七月分前往西班牙的新M3試駕活動中便已體驗過其優質演出,原廠把它當作交通車接送記者往返於機場及旅館之間,這批車完全未貼車型銘牌,大夥兒上車並開了一段路之後仍搞不清楚這是哪一型的5系列,最後從轉速錶刻度才認出是柴油的535d,由此可看出其高水準的行車品質。

這次所坐的位置終於是在駕駛座上,其線傳控制的鋁質排檔桿因操作邏輯不同,仍需一小段時間才能夠適應。

不過一上路即明顯感受到BMW在隔音品質方面所下的功夫,車外所有噪音及「答、答、答」的引擎運轉聲在車門關上瞬間完全隔離,車內感受不到任何與柴油引擎有關的動作或訊息,BMW不愧是直六引擎的專家,平順的運轉品質就如同汽油直六。 

除了前葉子板兩側的M排氣孔之外,這部柴油535d擁有與M5相同的空力套件以突顯其運動屬性。


 
3.0升直六的輕量優勢
雙渦輪榨出286匹馬力

打開引擎蓋,所有獨家科技都藏在塑膠飾板底下,根本看不出這具雙渦輪柴油引擎有何高明之處,不過在3.0升排氣量與286匹馬力輸出的誘因下,仍讓人忍不住想掀開這塊蓋子,看看裡頭到底藏了什麼機關?

這具雙渦輪柴油3.0引擎最早於2004年三月的日內瓦車展對外發表,其本體雖以1998年誕生的M57D30直六柴油引擎為基礎,但最新的M57TUD30版本已經過大幅修改與重新調校。

其汽缸體雖仍以鑄鐵製作,但曲軸箱改用重量更輕的鋁合金材質,加上獨特的串聯式雙渦輪與中空式輕量凸輪軸,讓它成為現今柴油引擎技術的一個里程碑,推出後便勇奪2005年最佳柴油引擎大獎,證明其優異的設計與性能表現。

前後50:50的重量分配一直是BMW多年來在造車方面所堅持的基本原則,即便是柴油引擎也不例外。

這具引擎藉由雙渦輪的協助,於4400rpm的高轉速可爆發等同於E36 M3(前期型)的286匹馬力,最高扭力更達到59.2kgm/1750~2250rpm,這個功率值足以媲美V8級距的柴油引擎,但本體重量卻少了將近20﹪,讓535d在強勁動力之外還具備均衡的前後重量分配,並保有高水準的操控性與駕駛樂趣。

變速系統方面,此次新535d在方向盤上雖未配置手排換檔撥片,但變速箱同為換檔效率更高的新一代六速手自排,藉由大幅強化的液壓系統、扭力轉換器及控制軟體,使換檔時間比過去要縮短40%且更加順暢,排入手排模式更可縮減至50%。

至於底盤部分,其減震筒、彈簧及輪胎隨同外觀的M空力套件而升級為Sport規格,車身比標準高度約降低15mm且乘坐感稍微偏硬,不過卻能讓人以放肆的態度狠踩油門,因為沒有人會放過一部286匹馬力的柴油車,絕對沒有!

內裝主架構仍維持原設計,但柴油535d採用鋁合金飾板搭配黑色真皮內裝,鋁合金排檔桿則為線傳控制系統。



更高明的主動控制
穩定漸進的速度感

過去試駕的每部柴油車,在拉轉速的過程中都會有不夠爽的感覺,因為受到工作轉速偏低的影響,但此次535d除了排氣聲浪之外,加速感跟汽油引擎幾乎沒兩樣。

其286匹馬力與雙渦輪在高轉速所提供的充足進氣,讓油門反應極為輕快敏捷,低轉速便提供非常直接的貼背感,不過從動力湧現的時機與速度,可看出原廠以控制軟體來壓制其暴躁力道的痕跡,於急加速時不會有輪胎空轉的抗議聲,彎中重踩油門也不會出現車尾漂移的扭動情況,稱職的DSC動態穩定系統將滿腔熱情完全冷卻。

或許BMW早料到大家想這樣玩,所以透過如此的手法提醒我們它並不是M5,而是一部動力與經濟兼具的535d。

鋁圈及懸吊均為Sport規格,車身降低15mm的高度並配置M版鋁圈及235/40/18跑胎。

286匹馬力的後驅535d無法甩尾?筆者不信邪地將DSC全數關閉後再試一次,它的車尾就像在捉弄人般小扭了一下又回復原來路線,煞車系統此時仍會介入讓車身維持在穩定狀態。

也許是將它給惹毛了,這部535d在急起步過程中像想證明什麼似的,後輪開始猛烈空轉並冒出一大遍白煙而往前衝出,此時終於感受到59.2kgm的強大威力。

另外,我們也趁機會在五指山進行2.6公里的上坡計時攻略,其居然在搭載三名乘員的條件下,只花了1分49.7秒的時間完成衝刺,這項成績已達到S3的等級而讓人大呼過癮。

除了M5,過去的試駕經驗中只有545i Touring具備相同的速度與能量,其0~100km/h加速6.4秒的原廠數據與V8汽油引擎相差無幾,於實測過程中亦創下6.43秒的佳績。

而中高速域的動力表現更加顯著,兩具渦輪在高轉速的同步運作下,配合新款變速箱更綿密的齒比與檔位銜接,於高速公路的再加速能力就如同130i般迅速,且扭力輸出分布的轉速域更為廣泛,展現純正強烈的BMW性格。

看似平凡的這具3.0升直六雙渦輪引擎擁有286匹馬力輸出,扭力更高達59.2kgm,0~100km/h加速實測僅6.43秒。

此次小改款後的5系列雖未有太大變動,但藉由新535d讓人體會其隱藏在車身之下的巨幅變革。透過這具雙渦輪的柴油引擎,讓我們得知5系列更成熟的一面,全面進化的動力品質、NVH(噪音/震動)的抑制與更高層次的底盤科技,讓它在性能與駕駛樂趣之間達到絕佳平衡。
[NextPage]
可變式雙渦輪系統

這套串聯式雙渦輪增壓系統由BMW位於澳洲的研發中心所規劃,其引擎本體基礎雖源自1998年發表的M57直六柴油引擎,不過在2004年已經過大幅修改並提供兩種動力規格,代號M57TUD30的3.0升直六雙渦輪版本以兩具不同尺寸增壓器串連而成,可輸出286匹最大馬力及59.2kgm的峰值扭力。

兩具不同規格的增壓器採用模組化整合,並共用相同的進氣管路,可進行序列式作動或同步增壓。兩具不同規格的增壓器採用模組化整合,並共用相同的進氣管路,可進行序列式作動或同步增壓。

為同時兼顧低轉速扭力及高轉速的馬力輸出,這具柴油引擎藉由模組化的雙渦輪架構及先進的電腦控制技術,將兩具渦輪共用同一個進氣管路,低轉速先以小渦輪運轉並透過大渦輪的進氣側吸氣,轉速拉高後才讓大渦輪加入而聯手執行強制進氣的任務。

如此讓它可產生與V8相同的功率輸出,但引擎重量卻低了40~60公斤,相對可減輕動力負荷並強化操控表現。

低轉速僅小增壓器作動,轉速拉高後才開放大渦輪加入吸氣行列。

 

試駕感言-爆發於無形的蠻悍力量 

如以引擎輸出功率為出發點來看535d,一開始它會讓人有點失望,因為動力湧現並不猛爆,BMW透過電子節氣門將它的行為調整到極為優雅且不失禮,甩尾或輪胎的慘叫聲會被視為一種粗魯的行為,這就是535d。

其實它的速度一點都不慢,而是高水準的隔音品質及寧靜座艙削弱了駕駛對速度的感受,且穩定的底盤設定及235/40/18跑胎穩穩地貼緊了柏油路,彎道中幾乎感受不到轉向不足或甩尾的滑動情況。

在如此高水準的演出之後,已經沒有人在意它的排氣聲浪是高亢或低沉,雙渦輪增壓已打破了汽油與柴油引擎之間的藩籬。


]]>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