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歐系汽車潮改2009最夯情報蒐集Volkswagen篇

2009.03.18  作者:cms-carnews  

  • 0
  • 分享

Golf GTI/R32

動力大限

肚內orDSG

’05年開始的五代GTI使用一具2.0升反置式FSI缸內直噴增壓引擎,缸內直噴與渦輪增壓並用的技術,讓這具引擎在5100rpm時即可輕鬆產生200hp,低轉大動力,樂趣十足。除了缸內直噴以及渦輪增壓以外,在連續可變進氣凸輪軸調整以及可變進氣岐管的加持下,除擁有充沛的動力,油耗更達到每100公里僅需8公升。此外,Golf GTI所採用的DSG雙離合器手自排系統,還具備換檔速度驚人、承受力高的特色,結合以上這些優點,使GTI成為一輛各大改裝爭相分食的車款。

GTI不只是一輛會衝直線的小鋼砲,只要調校得宜,一樣能在刁鑽的賽道上虎虎生風。且把馬力競爭這種事情交給店家的Demo Car去研究就好,「潮改」的宗旨就是要玩得均衡、玩得開心!

不同於御用改裝廠ABT必須肩負與如同原廠般的高耐用度,美系民間改裝廠因為美國車迷愛玩Drag,而造就了當地先求馬力,再求耐用度的競技風格(當然,這種不顧一切的邏輯,並不會套用在市售品當中),而目前APR和VF兩家總公司的GTI Demo Car,分別為605hp和575hp,但因使用汽油不太一樣,所以影響加速成績的因素除了引擎功率外,還考驗著雙方對DSG系統的瞭解程度。

目前國外有改裝廠研發出7片式強化離合器片,取代原廠7片式的DSG離合器片,藉此減少離合器的打滑機會。

而市售改裝套件方面,雖然許多改裝廠皆宣稱擁有370~385hp的套件,但直到2008年初改裝廠陸續正視「節氣門開度」會受DSG電腦牽制的問題。由於DSG分為DQ 250(GTI、A3)、DQ350(R32、Passat)、DQ500(Touareg),其尾碼各自代表者該型號的扭力承受值為250nm、350nm、500nm,故以GTI為例:只要DSG電腦偵測到扭力超過250nm,就會自動減少節氣門開度,而且就算騙過了變速箱的扭力偵測,原廠內建的換檔模式在5100rpm的最大馬力峰值後,就開始微關節氣門,6300rpm便正式升檔。所以對7200rpm才要發揮最大馬力的加大渦輪改法而言,「關節氣門」和「升檔」兩個動作的轉速一定要延後。

動力改裝無止盡,「潮改」精神才能開得久,又不失樂趣,以GTI這輛渦輪車而言,動力晶片搭配進氣系統即可達到的285~300hp,反而比較適合台灣最多的山路地形。真要玩直線加速?看看老美的Drag是怎麼回事吧!

而且突破400hp之後,DSG的原廠離合器離合器片也差不多到了極限,由於離合器外殼限制了離合器片的直徑大小,所以最新資訊透露,國外開始出現「前7片/後7片」的強化離合器片,替換「前4片/後4片」的原廠離合器片,以更多的片數來減低打滑的機會。

相較於385hp以下的套件最多動到「加大渦輪」的「簡易改裝」,需要更換活塞、連桿的400hp套件,考驗著組裝者的專業程度,活塞環鬆緊度的選擇、衝擊面的判斷、波司與曲軸間的油膜間隙、連桿螺絲的壓力磅數,都是足以影響高轉速時引擎穩定度的組裝品質,因此想突破400hp的車主必須慎選改裝廠,甚至多加觀察你所屬意的店家是否有這種程度的技師坐鎮,否則即使該品牌的國外總公司擁有強大的實裝車背書,也不宜貿然進行400hp以上的重度改裝,畢竟爆一顆2.0TFSI不比爆一顆喜美單凸引擎那麼輕鬆。

動力改裝部分暫時點到為止,接下來正式進入「歐系潮改」的「外觀系」帶大家看看目前最受歡迎的Golf Tune「潮物」有哪些…。

氣勢無限

百變風格大無畏

新車售價133萬和185萬元的Golf GTI和R32車主通常都有點不甘寂寞,加上口袋裡有點閒錢,因此將自己的愛車裝潢成自我風格,是不少GTI和R32車主非常樂意的事。舉例來說,不少GTI車主很喜歡流用R32的煞車和後保桿,對300hp以下小改的人來說,原本即可對應250hp的R32卡鉗,再換「EBC黃皮」、「Pagid藍皮」、「Cobalt」等強化來令片之後,視覺、制動力都十分夠用。

 
 Osir的Carbon引擎蓋、尾翼、前保桿、下巴,作工細緻、線條筆挺,尤其在這輛APR的RGTi身上,刻意不上金油的引擎蓋,更顯現出纖維紋路的順暢度。

而空力套件部分,除了R32後保桿有模仿超跑的中出尾段,ABT、MTM、Oettinger、Osir等知名改裝廠也有全車各部位的空力套件可供選擇,其中MTM和Oettinger的前保桿最霸氣,Osir的Carbon引擎蓋最輕最細緻。至於超競技級改裝品方面,則首推Seibon的Carbon套件,這間歐美日各大性能車系都做的空力套件廠不太生產一般大包,而是專門開發輕量化的「引擎蓋、葉子板、車門、後廂蓋」,部分車種甚至還有「Carbon車頂」,由於用料實在,內外層次都十分美觀,因此價格有些小貴,正好是GTI、R32車主們的消費能力範圍。

但是講到「誇張」二字,歐洲廠做的東西就比不上鬼點子特多的「阿本仔」了,本刊112期的大和嚴選中曾報導過日本新興改裝廠Newing,便因為GTI-RSR的超寬體套件一炮而紅!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套Newing GTI-RSR寬體套件的設計與五代Golf的線條不太相容,但這種源自於古典賽車的特殊風味,其實是設計者從Porsche比賽車上的鉚釘固定式寬體葉子板得來的靈感,乍看之下還以為30年前的911 Turbo重現江湖呢!

霸氣又不失歐系車質感的Oettinger大包算是GTI改裝街車的熱門「潮物」之一。

更耐人尋味的地方是,這輛寬體Golf為了更加突顯模仿911的主題,特別指定使用Work專為Porsche設計的Bro Mbacher鋁圈為Newing GTI-RSR的定番輪圈,藉著Bro Mbacher輪圈深凹的拋光銀框唇,與深黑的輪爪形成強烈對比。從整體設計來看,這組GTI-RSR套件利用極誇張的寬體先營造氣勢,再以古董級的Porsche 911賽車為模仿對象建構各個細部焦點,最後挑選Porsche專用輪圈鞏固主題,無論從題材創意、鈑件協調或氣勢呈現來看,這輛Newing GTI-RSR都是上乘之作。

Audi篇S5

四環羊皮惡狼

MTM Audi S5

國內鮮少露面的Audi S5在2008年中才在台灣正式發表,由於引進數量稀少與Audi車系高質感兩大優勢的確吸引品味買家的青睞,雖然車尾掛上高性能S5的銘牌以彰顯不凡身分,可是在外觀上卻完全走向低調風格設計,除了盾型水箱罩與下擾流稍稍能展現性能車的侵略氣勢之外,從車身線條來看始終維持其雙門車型優雅的身段,對於車主來說低調風格與暗色系車色正好是品味買家所需,因此素雅S5的外觀僅剩惡狼專屬MTM銘牌與原廠S5 Logo,其餘不必要的空力外觀裝飾完全加以捨棄。

 

延續外觀風格至車內座艙時,筆者發現Audi近年來高質感內裝不斷向上攀升,豪華大型跑車S5該有的運動特性也在低調中加以展現,且濃厚科技配備風格向來是Audi車系的強項,配上碳纖維內裝飾板營造的氛圍也讓駕駛有性能化的視覺享受。除此之外,性能化的座椅原廠更是以麂皮與真皮加以搭配而成,有著絕佳的支撐性與包覆性硬是將改賽車椅的念頭完全打消,內外皆有高水準的演出下實在讓人難以「改下手」。

盾形水箱護罩與向前延伸的下擾流設計都讓極為低調的S5外觀增添些許性能特性。

底盤動力升級

馬力直逼370匹

既然外觀跟內裝的改裝預算原廠Audi S5都替車主省下來了,多餘的銀彈車主可就要好好用來進行周邊升級,由於S5採用V8 FSI缸內直噴引擎,最大動力輸出為354hp/44.9kgm,以性能來看絕對符合多數人的需求,只不過原廠電子速限並未解除下,始終無法發揮出真正的實力,為此特別尋求MTM電腦晶片解除速限,馬力表現還額外增加至370hp,而排氣中尾段也換上更具高亢排氣聲浪的MTM部品,加速時渾厚低沉的排氣聲浪令人踩起油門時會相當的「High」。

沒有多餘張牙舞爪的空力外觀,簡潔圓潤車身線條設計早已涵蓋高速巡航所需的空氣力學,而唯一能讓人分辨其不凡身分的就只有S5與MTM 銘牌。

在動力提昇後經過筆者實際進行加速測試,發現100~200km/h跑出14.95秒的成績雖然仍不及超跑等級,但不容小覷的後續推升性能表現仍然不可輕忽。為了有更均衡的改裝,將原廠19吋胎圈換上MTM輕量化鍛造品以減輕簧下重量有利加速表現,高速時所需更為精確的煞車制動力也特別改採MTM前大六活塞卡鉗配380mm加大碟,後煞車則換上345mm加大碟,整體較為平均的改裝使得S5在戰鬥力上又悄悄向上升一等級。

座艙採用濃厚科技風格的鋪陳設計配上高質感麂皮賽車椅讓內裝呈現出極佳的視覺感受。

 

為對應370匹馬力所需的制動力,特別換上MTM六活塞卡鉗與380mm加大碟,而原廠19吋胎圈也換上MTM輕量化鍛造圈以減輕荷重。

 

MTM中尾段除了有效增加高速時的排氣效率,略為低沉飽滿的排氣聲浪更是高性能S5應有的表現。

 

對於外觀上有不同改裝需求的買家也能選擇由御用改裝廠ABT推出更為性能氣勢的空力套件。

Audi篇A4

B7 DTM空力外觀

表面擴張力近乎一拜

雖然Audi B7車型早已有後繼車種加以取代,但其圓潤車身線條總是能吸引許多喜愛雙B以外低調風格的車主,為了有別於其他路上能見度較高的歐系改裝品牌,車主特別選用全車RS4霧銀色窗框與DTM針對A4車型推出的改裝空力外觀,性能化的前保桿設計除了有大型進氣壩,左右兩側還預留進氣孔以利輪胎高速時的冷卻效率,加上Carbon下擾流板讓車頭線條彷彿硬是要劃開前方空氣般更顯侵略氣勢,而車身側裙配上原有車側下護板延續原廠風格,不過最讓筆者喜愛的車尾造型,其後輪兩側也預留有導流氣孔作為降低氣阻或燒胎所需的排煙出口,且車尾下方還特別採用霧黑色的分流器設計,不僅視覺效果更具性能指標,而搭配雙出尾管的完整性也讓A4彷彿搖身成為S車型。

 

相較於外觀低調中求不同的視覺變化,車主本身對於內裝的設計風格仍維持原廠鋪陳手法,除了原廠配置大螢幕影音系統較一般車型更為完整,完全沒有任何戰鬥化賽車儀錶的車室,很難讓人聯想到引擎室內竟藏有大馬力正虎視眈眈伺機而動。

車頭除了有DTM前保桿的裝扮,車主還追加Carbon下擾流板以利高速下壓力與穩定性。

K26大螺狂吹

馬力上看330匹

外觀進行低調性能化處理後對於重要的動力部分,原先車主早已將原廠K04渦輪廢除,改用能對應更大排氣量與馬力的MTM K26改裝套件,由於K26本身以對應高轉速與大馬力為取向,因此最大馬力可對應至350匹較能符合車主的馬力改裝需求。不過在這也要跟讀者宣導,雖然KKK的渦輪外觀會有標示,但實際原廠部品與市場販售改裝套件仍有差異性,一般來說,KKK交由原廠的渦輪在軸心位置會有綠色標記,至於改裝品則是以紅色標記來加以區分,這樣簡單的區分讀者就能辨別原廠品與改裝品而不會被坑殺啦!

小鴨尾翼配上車尾分流器的造型,不需要額外的說明就可以很清楚明白此A4應該有的實力。

選定K26渦輪作為動力主軸後,相關周邊動力機件還包含MTM專用電腦供程式、鑄造排氣頭段、金屬軟管、Downpipe與中尾段,而最容易發生渦輪改裝問題的頭段採用一體成型鑄造材質,以杜絕渦輪車容易發生頭段則漏氣或強度不足的情形,更高的完整度才能使車主在使用上更為安心,為對應進氣量大增原廠噴油嘴換上MTM加大製品,同時K26渦輪本身高效率的增壓效果也需維持渦輪恆壓才得以發揮,因此歐洲車極為少見MTM External Wastegate便正式取代原廠Actuator。

內裝完全維持原廠設計風格,車主僅增加選配頂級車型專屬的大螢幕以利視聽影音效果,其餘並未發現任何新增突兀的電裝品。

礙於前保桿內部空間限制,又要維持不破壞原本結構以降低進氣溫度,最終以原廠左前原有的Intercooler再額外追加至右前形成雙Intercooler,在完整搭配的渦輪增壓系統輔助下,馬力從原廠163匹瞬間暴增至330匹,對於需要動力提昇的車主已相當滿意其性能表現,但過大的動力輸出與扭力卻讓原廠無段變速系統(Multitronic)無力負擔,除非改以熱血車迷的手排變速箱才能完全駕馭狂暴的馬力,若要符合日常生活中實用又好開的需求則又必須進行「米兇強化」。MTM採利用原廠變速箱加上強化套件以完全對應大馬力輸出,不過機件強化後變速箱可能在瞬間大腳油門時,由於承受扭力所產生的高熱容易發生打滑情形,為此Tuner特別加裝上COX自排油冷卻器以維持自排油溫有利動力傳輸效率。

DTM前保桿除了配合盾形水箱護罩與左右大型進氣壩以增加引擎進氣效率外,左右兩側所預留的氣流孔還可作為高速巡航時冷卻胎溫之用。

高檔底盤套件直上

視覺滿分操控更佳

能夠向外界展現車主風格獨特性的改裝品,除了車身線條與空力外觀相互搭配之外,最容易吸引路人目光的胎圈與底盤系統更可追求輕量化與高效能的功效,在視覺感受上還能呈現出高身價,與眾不同的殺氣風格,基於此原因車主願意花費近20萬元換上19吋超高單價HRE鍛造輕量化輪圈,其霧黑色爪面與金屬色圈唇營造出看似低調卻十足的性能氣勢。

延續A4車身線條的DTM空力外觀並沒有誇張造型,低調圓潤曲線下增設的擾流與導氣孔還是隱約透露出具有內涵的Power。

由於車身外觀為原廠先天設定,除非進行大幅度車體外觀的變更,不然只能靠額外的外觀改裝品來展現個人不同風格,最直接且視覺效果也最優的鋁圈升級是近年來歐系玩家普遍改裝的第一步。
此外,隱藏在胎圈內的煞車系統不僅要具備好的制動效果,MTM多活塞卡鉗與輪框結合而突顯出的飽滿視覺感受更可以向外表明不凡的性能特性,而後煞車同時升級為S4後煞車組,前後制動力能更加平均並減少輪胎額外的消耗。至於高性能所需的操控表現採用Koni黃金版懸吊系統負起重責大任,平時行駛可保持舒適性,在激烈操駕時有穩定的懸吊表現,並非一定要B牌才是歐系車唯一的懸吊改裝主流。

 

 

為了追求更強勁的動力輸出,車主特別改以MTM K26渦輪套件取代原廠K04渦輪,如此一來最大馬力上看330匹,堪稱是目前國內最強悍的A4。

 

比起原廠K04渦輪的尺寸,K26更是明顯大幅放大,對應上2.2升排氣量可使得最大馬力上看350匹。

 

動力大幅提昇又要有自排車的便利性下,Tuner特別以MTM部品加以強化原廠無段變速系統(Multitronic),此外,追加COX自排油冷卻器讓自排油溫得以維持恆定性。

 

由於K26渦輪本身對應高轉速與大馬力,在高效率的填充效果下一般原廠Actuator並無法有效負擔,因此換上MTM External Wastegate以維持渦輪恆壓。

 

喜愛黑色車身的低調特性,令車主重金換上HRE 19吋鍛造輪圈與MTM六活塞卡鉗,十足的性能氣勢不需加以描述就已清楚可見。

Audi篇TT

國內首見TTS Look

彰顯不凡由此開始

在Audi車系之中,不論S或RS車型都是代表著高性能跑車,唯獨TT車型並沒有所謂性能化的代表作,為此原廠特別在2008年底特律車展中推出TTS版本,正好補齊全車系的性能旗艦,不過雖然國內仍未正式販售性能更為強悍的TTS,但執意進行全車進化的車主依舊花費重金,將這輛二代TT換上S版本性能化空力套件,比起原廠TT造型TTS有稍微依據流體力學變化,從盾形水箱護罩向下延伸,新增的下擾流就像同門師兄S車型,略為突出的設計就像是兩把利?隨時保持最佳的空氣阻力,另外,車身側裙與車尾造型依然維持原廠設計的低調風格,但搭配電動隱藏式尾翼與左右雙出排氣管後內涵不凡的性能氣勢以悄悄展現。

 

不過打開車門可以發現這輛3.2升TT在內裝上大致維持原廠式樣,由於本身行車電腦早已包含各項引擎顯示數據,強大的功能使得多數資訊可從儀錶中輕易讀取,因此車主僅追加Defi渦輪壓力錶以利車主隨時監控渦輪狀況。加上原廠座椅本身即有不錯的包覆性對於車主已相當實用,暫時並沒有考慮升級的念頭。

為了能與MTM TT-R Turbo不凡的性能相匹配,特別選用國內目前可能僅此一套的TT性能旗艦S版本空力外觀加以裝扮,低調卻內涵十足的性能意味正好合適車主所需的羊皮狼特性。

MTM TT-R Turbo

3.2升掛渦輪421匹

雖然Audi TT 3.2升V6引擎原廠馬力即有250hp/32.7kgm,比起性能旗艦TTS的272hp僅有小幅差距,對於多數人來說理應相當滿足,不過車主卻認為3.2升動力提昇幅度應該要超越目前2.0TFSI的水準,為此特別著手進行增壓方式的改裝升級,由於國內先前早已出現此引擎外掛機械增壓的R32實例,為了有別於相同手法的改裝形式,特別選定以MTM所推出的渦輪增壓進行爆炸式的馬力升級,這除了是國內3.2 Turbo首例之外,其不凡的身分更是MTM針對全球所限量推出的第15號作品。

原廠電動尾翼能依據駕駛操控需求在座艙內以操控鈕進行角度調整,高速巡航時更能提供充足下壓力以穩定車身動態。

3.2升的原廠引擎採用高壓縮比進行壓榨馬力,若是加上渦輪增壓引擎肯定無法負荷,因此MTM渦輪套件中特別附上強化墊片,能有效降低壓縮比至8.8:1以利增壓值設定,而既然引擎上座要進行墊片更換,Tuner順便針對內部進行積碳大掃除,讓MTM動力大還丹能有更強悍的表現。

座艙風格大致維持原廠設計,三幅式方向盤與原廠座椅就已經提供濃厚的運動風格與實用性,並非一定要琳瑯滿目的賽車儀錶才能稱得上是戰鬥座艙。

一般渦輪改裝最怕碰上產品完整性不足導致後續衍生問題,但這點在MTM量產套件上並不會有此情形發生,一體成型鑄造頭段在強度與耐用度大幅優於手工頭段的優勢下,能避免頭段因引擎運作及車輛晃動而發生漏氣。此外,為了讓缸內直噴的效率提昇以增加汽油霧化效率並增加燃燒爆炸性,同時汽油能有效降低引擎溫度,因此MTM特別換上強化噴油嘴取代原廠部品。

原廠行車電腦提供詳盡的資訊在駕駛儀錶,Tuner僅需額外安裝Defi渦輪壓力錶讓駕駛隨時能得知增壓值,目前最大壓力值僅設定於1.1bar即有421匹水準。

由於動力經過渦輪增壓強化後大幅提昇,使得渦輪本身所需的機油潤滑與油溫掌控須更為精準,為此Tuner特別在油底殼新增外油道以利機油傳送至渦輪軸承進行潤滑與散熱,在結合MTM相關硬體與電腦程式輔佐下得以將增壓值設定在1.1bar,最大馬力更是達到421匹,僅次於HPA所推出的機械增壓套件。對於動力表現還意猶未盡的準買家還可選擇最終版450匹套件與HPA一決高下,不過要馴服這顆具有大馬力的3.2 Turbo引擎,光是引擎腳就必須換上VF強化部品,以減輕引擎晃動有效「穩定軍心」。

為了能將3.2升引擎馬力加以發揮以對抗重改版本的2.0TFSI,車主選定MTM所推出的Turbo套件讓馬力壓榨出421匹。

動力大幅增加下最讓人好奇的是一般原廠DSG所能承受的扭力上限,究竟能否承受MTM TT-R Turbo瞬間的高扭力,在實際測試下除了油門全開會瞬間產生輕微的離合器打滑外,日常生活使用上車主仍可繼續沿用,待後續離合器片磨損後再進行變速箱強化。而擁有421匹的TT-R Turbo實際中低速加速表現不但超凡, 100~200km/h也能以四輪傳動自排的條件下跑出11.56秒的水準,若非有強悍性能的實力可別輕易挑釁此輛MTM TT-R Turbo。

 

底盤強化兼具舒適

制動表現全面升級

為對應MTM套件進行的動力大幅提昇,底盤與煞車系統原廠部品也一併加以強化,尤其為了兼具日常使用的舒適性同時還要能對應馬力需求,車主特別選用H&R的懸吊系統,不會有過硬的彈跳路感,同時在高速時還能利於車輛操控動態表現,而車身結構方面Tuner也加裝COX拉桿以輔助引擎室下方原廠井字樑強度不足的可能性。

渦輪安裝前除了換上強化墊片以降低原廠引擎高達11.2的壓縮比,對於燃燒室與氣門所累積的積碳也一併加以清除以發揮百分之百的改裝實力。

雖然TT 3.2 Quattro具有四輪傳動特性,能避免動力過大導致輪胎空轉的可能,但245/40R18似乎還不足以應付高達421匹馬力的需求,為了升級胎圈尺寸並減輕簧下重量,因此換上MTM 19吋鍛造輪圈搭配上255/35ZR 19性能胎,使得抓地力與重量得以有效控制。

MTM TT-R Turbo完整的套件包含了強化波斯、引擎墊片、渦輪本體、進氣管路、前置Intercooler與噴油嘴等周邊改裝部品。

此外,煞車系統也是此車的改裝重點,MTM前六活塞配360加大碟與後RS6煞車系統,除了可應付大馬力所需強大制動力之外,前後煞車系統重新均衡配置才是正確的改裝手法。

為了提供渦輪所需的潤滑與冷卻功效,MTM特別額外增設油底殼機油孔並利用金屬管路連接以確保管路遭受磨損的可能性。

 

藉由檢測電腦驗明正身的MTM TT-R Turbo正是全球第15輛出產品,其不凡性能的獨特性也是目前國內繼HPA機械增壓後VAG 3.2 Turbo的首例。

 

要因應動力大幅提昇所需的抓地力與制動性,車主除了換上MTM 19吋鍛造圈與255/35ZR 19性能胎之外,前後煞車系統均同步升級以求最佳制動表現。

 

ABT在外觀著墨上盡可能強化空氣力學設計以增加高速時車尾的下壓力。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