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羽量級鋼砲王山道對決

2012.06.26  作者:CARNEWS  

  • 0
  • 分享

Skoda Fabia RS vs. Suzuki Swift Sport vs. Ford Fiesta 1.6 vs. Mazda2 Sport山道對決

Fabia RS
馬力重量比 1hp:7.32kg
0~100km/h 7.3秒
上坡計時 1分51.8秒

很明顯的,Fabia RS在動力規格方面已佔盡優勢,從180匹馬力輸出及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的高效能,造就出0~100km/h加速僅7.3秒的優異成績,這項數據不僅僅在該級距稱雄,甚至已侵犯到上一個級距Golf GTI的勢力範圍,當然,Fabia RS也不是沒有罩門,畢竟其身價已達到百萬大關,99.8萬元的金額比起大家所認知的70~80萬元確實要高過許多,但如果先撇開級距的因素而只將焦點放在性能,Fabia RS確實超值。

Skoda Fabia RS。

渦輪增壓與機械增壓的交替運作與相輔相成,讓這具1.4升引擎可爆發180匹馬力之外,在2000~4500rpm之間更能夠持續供應25.5kgm的峰值扭力,七個檔位的前進齒比在動力傳遞上也有著極高效能,即便其配上17吋跑胎的懸吊設定並不如預期那般剛硬,相對也影響到路感與轉向系統的敏銳度,不過靠著動力系統的優勢,讓Fabia RS成為此次速度最快的一款,不管是加速成績或上坡的計時測試,Fabia RS均以大幅差距領先其他三位對手。

 

Swift Sport
馬力重量比 1hp:7.94kg
0~100km/h 8.7秒
上坡計時 1分55.5秒

標準版Swift在速度方面雖未有突出表現,不過在彎道上靈活性卻讓人印象深刻,而此次性能版Swift Sport的現身,除了換上全副運動化的空力套件外,強力的1.6升引擎與七速手自排CVT變速箱也讓它顯得渾身是勁,散發出不同於Fabia RS的日系性能車風味。當然,就帳面數字而言,136匹馬力確實跟Fabia RS的180匹有段差距,但Swift Sport卻有另一項秘密武器就是重量,僅1080kg的車重比對手要輕了足足有238kg,讓Swift Sport仍有扳回一城的機會。

Suzuki Swift Sport。

論外型,Swift Sport是此次四部車中性能味最濃郁的一款,專屬的大型進氣口在視覺上很容易就引起人們的注意,而車頭那具代號M16A的1.6升直四自然進氣引擎雖延續自上一代,變速箱也是注重經濟取向的CVT自排,不過其模擬七個檔位的手排模式功能卻出乎預料之外的好,讓Swift Sport在面對多彎山路時擁有更高的自主性,在上坡計時測試時,手排模式的成績比起自排還要快上3秒,懸吊設定也非常均衡。

 

Fiesta 1.6 
馬力重量比 1hp:9.25kg
0~100km/h 9.9秒
上坡計時 1分58.6秒

相較於Fabia RS及Swift Sport的性能化設定,該級距唯一提供手排選項的Fiesta 1.6雖同樣給人運動化的印象,但實際上整部車的特性除了手排與配備的差異化之外,它其實就只是一部標準版的Fiesta。但以都會用車為主要訴求的懸吊設定在配上17吋跑胎之後,優異的循跡性讓它同時兼具了舒適與操控,即便五速手排的齒比在面對上坡及連續彎路時顯得有些不足,不過在一般道路上的反應卻頗為輕快,是一部可以在駕駛樂趣與經濟性之間找到平衡點的優質之作。

Ford Fiesta 1.6。

對一具排氣量1.6升的直四引擎來說,120匹馬力及0~100km/h加速9.9秒的性能雖在水準之上,可惜受限於變速箱齒比的影響,Fiesta 1.6在面對此次上坡的計時測試時得經常面臨選擇2檔或3檔的糾葛,2檔夠力但要維持速度就得經常在紅線區徘徊,而排入3檔後的力道卻又顯得疲軟,相對也影響了整體成績,如果可以有六速手排的選項,憑藉其底盤的高度潛力,應該具備足以挑戰Swift Sport的實力。

 

Mazda2 Sport
馬力重量比 1hp:10.09kg
0~100km/h 11.9秒
上坡計時 2分04.3秒

Mazda2 Sport剛進入國內市場時,其獨特的年輕造型與僅見於該級距的16吋跑胎確實引人矚目,變速箱所提供的S模式讓它跑起來非常輕快,但近年隨著對手的改款動作及動力配備的不斷升級,改變不多的Mazda2 Sport已逐漸顯露疲態,相較於Fabia RS的渾身是勁或Swift Sport的自信滿滿,Mazda2 Sport那具1.5升MRZ引擎必須使盡全力才勉強可以跟上對手的步伐,轉速拉高後的噪音與力不從心的能量,讓Mazda2 Sport得認真面對此問題。

Mazda2 Sport。

103匹馬力與四速自排讓它很難與Sport這個字產生聯想,且車內也沒有提供手排撥片的換檔功能,僅有的S檔選項也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能量與速度的基本要求,而原本所憑藉的操控利器──16吋跑胎,雖提供了水準之上的循跡性,但在上坡計時測試時,為了讓成績不至於被對手拋開太多,在刻意採更晚的煞車點入彎以換取更快過彎速度的同時,卻也讓轉向不足的情況更為顯著,最終雖造就比前一次測試要快上1秒的成績,但整體表現仍被其他三位對手給拋在後頭。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