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未分類
  • 大手牽小手 走春去!愜意嘉義×NISSAN X-Trail(一)

未分類

大手牽小手 走春去!愜意嘉義×NISSAN X-Trail(一)

2018.01.31  作者:李冠瑩  

  • 0
  • 分享

工藝傳承 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年節出遊,塞車應該是多數人的最大夢靨,這次我們前往嘉義雖然旅途漫長,但X-Trail配備NISSAN獨家專利3D超體感紓壓座椅,讓後座的弟弟與媽媽很快便進入夢鄉,雖然此時擔任駕駛的爸爸只能孤軍奮戰,此時則讓人深刻體會到X-Trail的乘坐舒適性,也讓人更期待抵達目的地後家人的笑容。
 
板陶窯位於嘉義縣新港鄉的板頭村內,創辦人陳忠正夫婦有感於廟宇剪黏交趾陶技藝人才流失,於是將舊廠房打造成融合與自然景觀融合的藝術園區,除了園區內的交趾剪黏工藝館、體驗工房、創意商品賣店、餐廳與園林造景以及民宿之外,其實還交趾剪黏作品還延伸到四周的板頭村內,讓整個村莊成為一個大型的藝術中心。

 

 
 
 
板陶窯內的園林造景範圍雖然不大,但是精緻典雅,還有大小型陶藝作品點綴其中。
走進板陶窯園區,精緻小巧的中式庭園是由創辦人一手規劃,而點綴其中、各式各樣充滿童趣又色彩鮮艷的交趾陶工藝品,則是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散佈在庭園中的懷舊工具如三輪車、打水器等等,更是讓大人憶起兒時記趣,短短的園中小徑就讓人走得驚喜連連,寓教於樂。

 

 
體驗工房外的矮牆展示剪黏藝術,鮮豔的色彩讓傳說故事角色躍然眼前。
 
 
工藝館內展示了與交趾陶技藝相關的歷史、技法與大小作品。

何謂交趾陶剪黏藝術?
交趾陶是一種低溫燒製的彩釉軟陶,是由中國華南傳入台灣的一種製陶技藝,主要常見於廟宇內的梁柱或牆壁上作為裝飾;由於日治時期曾在嘉義發現用於廟宇裝飾的陶瓷「尪仔」,因此交趾陶也稱作「嘉義燒」。
剪黏白話一點說,就是瓷片拼貼,原料可以是彩瓷器或是普通的陶土、陶碗,甚至是玻璃,將其敲、磨或剪成碎片之後拼貼成人物、動物或其他圖案,成品兼具繪畫色澤與雕塑品的立體感,更不易褪色。
 
 
 
雖說「官方」馬賽克拼貼是希望用剪黏的方式做出圖案,不過……弟弟看來比較喜歡單純的顏色組合,也沒關係、開心就好!
 
為了讓蠢蠢欲動的弟弟滿足動手做的期待,我們則在體驗工房選擇了剪黏馬賽克拼貼DIY;先用方型磁磚將底板框起,中央再用鉛筆打上草稿,接著便需要借用爸爸的力氣、將瓷磚剪成小片拼貼至圖案範圍之內,最後再由園方塗上白水泥固定,可以親子同樂的DIY就大功告成。如果不喜歡拼貼,也有陶偶或陶盤彩繪可以選擇!
 
 
圖說09=DIY部分另有陶偶或陶盤彩繪可以選喔!
在等待白水泥稍乾的同時,我們爬上天橋前往工藝園區,這裡可是別有洞天!除了沿途攀滿牆面的牽牛花與點綴其中的貓咪,天橋盡頭與餐廳外牆亦有幾株素雅的山櫻花,這些大型剪黏藝術品造型栩栩如生、色彩繽紛鮮豔,不僅吸睛、更佔去我們不少相簿空間!
 
 
 
 
兩處大型的山櫻花剪黏藝術是走過貓咪天橋之後的最大驚喜,淡粉色的山櫻花搭配可愛的小陶偶,相當生動活潑。
 
 
 
除了可愛陶偶,還有大搖大擺在路上散步的雞、鴨,以及一見到人就張嘴聚集的鯉魚群,讓弟弟差點玩到不想離開!
 
index
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45-1號(N23.56528,E120.32071)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09:30~17:30,門票100元/人,可抵用園內消費
PARKING:專用停車場
 
 
 
交趾陶剪黏藝術村 板頭社區
 
 
 
板頭社區大約位在新港與北港連線的中央偏北,這裡除了是一個寧靜的農村,日治時期行經此處的台糖「嘉北線五分仔鐵道」,在當時被稱為是「黃金鐵道」,因為沿途行經北港朝天宮與新港奉天宮兩大廟宇,從嘉義往北港方向、進入新港鄉的第一個站就是板頭車站,在當時除了是居民外出求學、工作的重要驛站,在媽祖進香期間更是擔負起載運香客的重要角色、一載就是70多載。
 
 
原鄉四季苦楝樹是全台最大的剪黏藝術作品;苦楝樹是當地的傳統原生植物,其耐熱抗寒的特性被當地耆老認為與堅忍不拔的台灣精神不謀而合,這幅由板陶窯創辦人陳忠正創作的作品更是表現了春花、夏葉、秋果、冬枝之四季意象。
至於交趾陶為何在此發展起來,則必須回溯到西元1904與1906年發生的嘉義大地震,當時新港奉天宮受損嚴重,地方人士於是聘請了閩南地區的名匠洪坤福製作奉天宮的剪黏與交趾陶,交趾陶的技術變間接在新港地區發展起來,目前仍有數十位資深藝師從事此項工藝,而前面介紹的板陶窯創辦人陳忠正,則是將交趾陶產業帶進板頭社區的第一人。
 
 
新港仲夏之夜立體壁畫就在北港鐵橋下,此處的主角牽牛花、苦楝樹以及本頁大圖的山芙蓉,是當地居民口中的「板頭三朵花」。
 
 
 
板頭社區的社區營造其實是從花台的製作開始,目前除了小型的交趾陶藝作品,也有幾座大型的創作,像是位在越堤防汛道路旁的新港仲夏之夜剪黏立體壁畫、原鄉四季苦楝樹剪黏壁畫以及三醉芙蓉交趾剪黏壁畫,都是來到此處必去的景點。雖然社區內有指標,但我們依舊是繞了一下才找到壁畫地點,如果你也跟我們一樣稍微迷失方向,那麼往河堤邊走就可以比較快找到。
 
 
 
 
 
板頭社區內的創作採用「一家一故事」,牆上的作品靈感來源都是當地居民的生活寫實。
在仲夏之夜隧道旁,還有由「古笨港戶外考古園區」以及「復興鐵橋」組成的「復興鐵橋環境教育區」,雖然目前鐵橋封閉,但在此可以一眺整個板頭社區的開闊景色。
 
 
 
板頭厝車站便是板頭社區早期主要的大眾交通玄關,原地重建之後規劃出板頭駅公園,希望有一天能夠再見到火車停靠的熱鬧景象。
雖然休旅車身較高大,但要在板頭社區巷弄內自在穿梭可是完全難不倒X-Trail,在360度環景顯影系統與MOD移動物體偵測系統的協助之下,更能輕鬆面對會車或是倒車等突發狀況,讓人更加安心,也更期待在下一個轉角看到充滿童趣或原鄉情懷的各種陶藝或剪黏作品。不過這裡畢竟仍是一個純樸寧靜的農莊,在拍照之餘,除了盡量不要打擾當地住戶的生活之外,若能多向孩子們介紹台灣的傳統技藝與文化,也可算是為傳承這些藝術盡一份心力吧!
 
 
index
板頭社區/05-781-0832(N23.56847,E120.31994)
PARKING:路邊停車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