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未分類
  • 操控or失控一線之隔,FF 精簡設計降低成本,安全性高容易掌握

未分類

操控or失控一線之隔,FF 精簡設計降低成本,安全性高容易掌握

2016.10.27  作者:OPTION  

  • 0
  • 分享

巧妙配置空間最大 

汽車市場最多車型

放眼望去一般道路上所見到的車輛,至少有超過60%以上都是前驅車,之所以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FF會受到許多車廠喜愛,最大的主因就在於生產成本較低廉,由於引擎所連接的變速箱直接將動力傳輸給左右傳動軸以帶動前輪,少了貫穿車室的傳動軸也讓所需的零件較其他驅動方式的車種少,甚至包含後續維修成本也都能獲得控制,自然而然就能壓低車價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在傳動零件少的優勢,對於動力傳輸時的耗損也就能減少,而前驅車由於受限引擎與變速箱的組合影響,在有限的引擎室之內,絕大多數的汽缸數幾乎都是四缸,藉由控制引擎體積與重量以減少對於驅動輪的負擔,因此雖然多數的前輪驅動車馬力輸出並不強悍,但是踩下油門的瞬間反應,駕駛還是能充分感受到前輪拉著方向盤跑。另外,車室方面也因為引擎擺放型式幾乎為橫置為主,結合變速箱與傳動軸巧妙安排在引擎室之中,因此車內的空間則盡可能營造較為寬廣舒適。

 

不過屬於經濟實惠的前輪驅動車仍是有先天上最大的罩門-「推頭」,由於前輪所需負擔的責任包含引擎重量+制動力+轉向,在同一時間肩負多重任務之下,很容易就讓輪胎過熱以降低抓地力,這樣一來轉向不足的問題就更容易發生,然而前驅車在彎道表現上雖然偏向轉向不足,不過對於絕大多數駕駛來說比較好掌控車況,只要收油門放緩車速隨即就能讓車輛恢復控制。另外,近年來拜造車工藝的進步讓引擎與懸吊結構能夠獲得改善,但是推頭的問題還是存在,為此才會請來專業車手及店家細說如何透過操駕與設定方式以改善推頭情形。

 

FF前輪驅動優點:

傳動系統的減少,引擎出力的損耗較低。

減少部分零件,維修成本比其他傳動方式有優勢。

車體重量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沒有中央傳動軸及後差速器,車內空間較為寬廣。

彎道中雖然轉向不足,不過對於駕駛來說比較好掌控車況。

FF前輪驅動缺點:

車輛加速時的重心不在驅動輪上,會損失些許性能。

引擎及傳動系統都位於車輛前半部,車輛配重較為困難。

前輪負責驅動及轉向,容易發生衰竭與轉向不足問題。

受到傳動軸的影響,迴轉半徑則受到限制。

受到前輪驅動與轉向的負擔,傳動軸及轉向接頭的磨損也較多。

 

華夏盃奠定前驅戰績

浪漫巴西-楊孟樵功力傳承

善用外內外入彎,煞車控制大至小

我想大家都知道前輪驅車的特性,就是轉向不足(Under steer),也就是很多人口中的「推頭」,簡單來說就是當你在攻入彎道轉動方向盤的度角,這時候車輛無法照著我們預想的路線行駛,而是需再轉更大的方向盤度角,才能讓車身照著原先所預期之路線前進。雖然這是前驅車普遍會發生的宿命,不過只要善加利用車輛特性,還是有辦法以操控技巧加以彌補。

當我們在駕駛前驅車攻彎時,最需要克服的就是轉向不足,我們可用外內外的方式,以及充分利用賽道的寬度攻彎,如此一來減少前輪轉向的舵角,以降低前輪的負荷。另外,煞車力道的控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這方面則是有關於車身重心的改變,當你重踩煞車時,車輛的重心會向前輪移動,此時前輪的負擔會變得更大,當負擔產生在前輪最大值時,恰好又遇到方向盤轉角最大值時,車輛就會產生嚴重的轉向不足。

 

所以攻彎前我們必須要調整我們的煞車方式,相信很多人踩煞車的力道是先由小至大,雖然減速過程中很平順,但是當煞車力道發生最大值時,此時恰好遇到方向盤的角度已切入彎頂點,這樣的方式就會像上述所說的一樣,造成前輪的負擔過大而產生轉向不足,車輛當然就無法順利過彎,這時候想要順利過彎就只能再把車速降低才能入彎。

而正確攻彎的煞車方式,煞車力道必須先由大至小,力道大先讓車子有效降低入彎的速度,再緩緩的釋放煞車踏板,控制車子的入彎速度,加以減少過多的重心移到前輪,減緩轉向不足的狀況產生,當車輛貼靠近彎頂點時,眼睛看著出彎的方向,此時方向盤將回正,油門可等比的踩下完成漂亮出彎動作。

前輪軸、轉向角加大抑制推頭慣性

FF底盤達人-陳瑋祥

協力/一大力車業技研工場(07)350-0621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華夏路1707號

前驅車最怕直直推頭

轉向角度加大來克服

雖然驅動方式各有差異,但是倘若前輪抓地力不足時,什麼車款都可能發生推頭,只不過對於前驅車來說更是明顯,畢竟汽車市場上最大宗的車型就是前驅車,也是最多人使用的車款,因此如何提供正確的底盤設定來過彎確實相當重要。由於車輛在煞車時原本引擎重量就在車頭的前驅車,會更明顯感受到重心往前壓,加上前輪負責驅動與轉向,如果沒有拿捏好很快的輪胎抓地力就無法負擔,因此面對多彎道路段像是「山路、賽道或金卡納」等格外需要底盤設定,畢竟前驅車最怕的就是推頭,更怕的是一去不回頭,為了避免車輛損傷或者人身安全,幾個簡單設定概念在這裡與讀者分享。

 

首先是前傾角比後傾角大,這個目的在於讓輪胎過彎時能夠增加接地面積,盡量使用完胎面讓抓地力達到最大值,同時讓胎面磨損更平均,通常可以麥花臣懸吊可利用改裝偏心螺絲或可調魚眼上座,倘若是雙A臂懸吊則是可調三腳架來改變角度。至於前輪前束比後輪前束小,主要則是讓轉向貼地輪可以更往內部角度行進,加上前輪軸比後輪軸寬,利用轉彎的特性,左彎右壓(右彎左壓),讓前輪軸距增大,胎面外側更能夠往外部去做支撐,減少側傾,此時可以明顯發現後輪的差異設定可以增加動力滑胎的特性去補足轉向不足。

利用墊片加大前輪軸寬度,讓前輪軸距增大,有助於胎面外側更能夠往外部去做支撐以減少側傾。

看似轉向角度過大的設定主要就是因應彎道需求,畢竟許多人在假日走行時,車速一定不會「太慢」,也一定會熱血同時再補油,在彎中補油是絕對會發生,所以利用這些駕駛方式去補足前驅詬病,推頭、轉不過。此外,還可利用配重方式將車身前後調整至50:50,更能夠讓轉彎行進、煞車切角,更深入、更銳利。

透過配重的方式,盡可能將車頭重與車尾調整為50:50,讓轉彎行進、煞車切角,更深入、更銳利。
基本上避震器調整高低與阻尼,配合防傾桿的軟硬設定都可以適度改變前輪驅動車過彎的極限。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